7月外銷訂單可望連六增 經部估金額540億至560億美元

經濟部將在20日發布7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儘管人工智慧(AI)需求強勁,但美國對等關稅前拉貨潮已趨緩,經濟部預估7月外銷訂單金額540億至560億美元,年增7.9%至11.9%,將呈連續第六個月正成長,但增幅趨緩。
根據經濟部廠商調查結果顯示,預期7月接單較6月增加廠商家數占13.1%,持平者占59.0%,而減少者占27.9%;按接單金額動向指數為46.1,預期7月整體接單金額較6月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3.2、49.9及49.5,顯示7月接單會較6月少。
觀察近期表現,我外銷訂單金額6月較5月少,預期7月較6月減少,經濟部官員表示,主要就是拉貨潮漸趨緩,各產業中,部分廠商反映拉貨潮漸趨緩,部分廠商則認為拉貨動能仍在,整體判斷拉貨潮漸收斂。
經濟部官員表示,今年上半年接單情勢主要就對等關稅前拉貨潮有多熱、以及AI需求有多強勁,這兩股因素交互。展望下半年訂單情勢,官員分析,須待美國對等關稅及232條款稅率的影響,不確定性高,下半年的貨很有可能都提前在上半年拉貨,要看美國最終稅率是否會影響全球經濟成長。
經濟部表示,下半年有美系手機新品上市、接著還有傳統年終旺季,都有助於推升消費力道,惟美國對等關稅及232條款關稅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高,將牽動下半年我外銷訂單。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6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67.7億美元,創歷年同月第二高,年增24.6%,表現優於預期,為連續五個月正成長;表現優於預期主要是拜AI商機,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接單優於預期,接單金額皆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但6月接單不如5月,則是反映拉貨潮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AI需求強勁,未見趨緩,但全球終端需求的確未見回升,衝擊傳產接單。外銷訂單的四大傳產貨品中,6月僅機械產品一枝獨秀接單金額呈正成長10.6%,至於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貨品接單則分別呈年減10.2%、11.4%、8.7%,主要是受到全球需求減緩及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