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際資金恐積極調節!台廠、台股難逃20%高關稅壓力 下個大魔王將出場

台灣20%是暫時性稅率 賴政府談判還留有一手?

台灣關稅放榜倒計時!川普政策體現1態度 連賢明分析談判卡關原因

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即將揭曉,倒數計時放榜前,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美國開給台灣的條件,應該包括開放所有市場,並且要求投資美國,台灣不妨趁此機會,拉拔台灣最弱的服務業,進行品牌投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即將揭曉,倒數計時放榜前,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美國開給台灣的條件,應該包括開放所有市場,並且要求投資美國,台灣不妨趁此機會,拉拔台灣最弱的服務業,進行品牌投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即將揭曉,倒數計時放榜前,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美國開給台灣的條件,應該包括開放所有市場,並且要求投資美國,台灣不妨趁此機會,拉拔台灣最弱的服務業,進行品牌投資;同時,過去不講意識型態只講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因為從美國對南韓要求就可以發現,美國現在要求「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

美國總統川普以關稅談判,迫使南韓政府同意擴大「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範圍,在南韓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之後,川普拍定南韓的對等關稅稅率為15%,如果即將公布的台灣稅率高於15%,都被視為談判失敗,且是利空消息。

連賢明31日參加證交所31日舉辦「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專題演講「台灣企業策略-美國對等關稅和台灣的產業衝擊」,他在前瞻對談中提到,過去「不要講意識型態、大家好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川普的政策下,已經變成「你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從美國對南韓的談判要求,明顯看出轉變。

分析台美貿易談判卡關之處,連賢明判斷,應該是在農業,而非汽車關稅,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金額不小卻有解決空間,但農業部分牽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他認為,台灣的對等關稅應該會落在15~20%區間。稅率高過這區間不論是美國或台灣都沒有好處。

連賢明指出,對等關稅談判除了美國政府要增加收入、增加外國對美投資金額之外,另一目的是創造非中供應,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和中國密切的國家都40%往下講,和美國聯盟國家10%開始談。越南是一個最直接例子,轉口貿易的稅率4成、當地生產的稅率2成。

目前台灣的稅率及投資條件均尚未公開,連賢明評估,美國開給台灣的條件會要求開放所有市場,擴大投資,衝擊最大的是汽車、保健食品、農業、金屬扣件,政府可能還在思考如何減緩開放市場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對照日本投資5500億美元、南韓投資3500億美元,連賢明建議,既然要大舉投資,政府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拉抬台灣弱項的服務業。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從美國對南韓要求就可以發現,美國現在要求「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從美國對南韓要求就可以發現,美國現在要求「要賺我的錢就要做我的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關稅 貿易談判 美國 川普 台美關係 南韓 中經院

延伸閱讀

可能比25%更低?大馬首相已與川普通話 8月1日宣布新關稅

美第2季GDP成長率達3% 高於預期 川普再喊降息

被課50%高額關稅!巴西總統說「沒理由怕川普」要硬起來談判

關稅大限最後一天 川普發文轟印度與俄往來、嗆俄前總統「注意言辭」

相關新聞

高投資換低關稅? 賴清德:232條款一起談 保密協定無法說明

美國白宮宣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府院定調為「暫時性稅率」,下次會議將一併討論攸關晶片關稅的232調查條款。賴清德指出...

賴總統:關稅結果將向國會報告 現在不宜斷言成功或失敗

美國白宮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20%,在野黨陣營質疑這是嚴重挫敗,政府在談判過程搞黑箱。賴總統強調,各國都遵循經貿談判慣例...

美對等關稅20% Cheap:台灣手上根本沒牌 台積電唯一有價值又太早打

美國宣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澄清是「暫時性稅率」,目前仍在談判中,並非最終結果。百萬網紅「Cheap」表示...

「暫時性關稅」還有轉機?邱毅批賴清德還在騙:九成投資利潤歸美國是搶劫

美國白宮公布台灣最新對等關稅為20%,比日本、南韓15%還高。對此,前立委邱毅在臉書發文砲轟政府,直言「消息傳來,全台震動」,痛批政府三個多月來的談判成果,形同「做了三個多月的舔狗,一無所獲」。

卓榮泰:今盤點暫時性稅率產業協助措施 調整特別條例

美國白宮公布對等關稅,台灣暫時稅率20%,外界仍舊關切對台灣產業造成的影響衝擊?閣揆卓榮泰表示,今天下午將再邀集各部會盤...

美國20%關稅 南市府:支持行政院提出特別預算 穩定產業

針對美國將對台灣課徵20%關稅,針對此次貿易變局,台南市政府已與產官學研合作,就科技產業與農業,提出三大因應做法,包括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