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無照翁撞6車釀8傷…這1物蓋在油門上 暴衝原因仍待釐清

涉地下匯兌入監前落跑了!屏東縣議員郭再添遭通緝

彰化伸港一片漆黑!5千多戶大停電、紅綠燈也失靈 台電搶修曝原因

國發會年初報告不需要…政院轉彎 力挺主權基金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昨在立法院經委會指出,主權基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並且決策絕對不是髮夾彎。 記者許正宏/攝影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昨在立法院經委會指出,主權基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並且決策絕對不是髮夾彎。 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周年談話中宣示成立主權基金,但行政院事前沒有討論,且國發會年初才對立院表示沒有設立主權基金的必要,在野黨立委除質疑政府髮夾彎,也擔心主權基金成立後配合美國政策「重押美國」。

國發會與經濟部昨天至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預算解凍案,主權基金議題成為立委質詢焦點。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詢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根據今年一月十五日國發會提供立法院的「主權財富基金規劃進度」書面報告,國發會認為我國不需要主權基金,沒想到四個月後就出現政策轉彎。

二○二三年政府跨部會兩度舉行會議,會議認為我國不需成立主權基金,理由包括國內已有類主權基金機制,且績效良好;主權基金追求報酬極大化,波動風險較高;如欲提高外匯收益,可請央行研議擴大現行外匯委外投資比例;國發基金已成立類主權基金的台杉公司,正進行全球策略性產業的投資布局。

藍委擔心會配合美國重押

鄭正鈐質疑,經濟部長郭智輝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去美國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後,賴總統即宣示成立主權基金,時間點可疑,令人擔心未來我國主權基金是否要重押美國,配合美國政策,讓美國再次偉大。

國發會指國內外情勢改變

高仙桂表示,主權基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不是要扶植任何國家,並強調絕對不是髮夾彎。

國民黨立委謝衣鳯質詢主權基金過去無法設立的原因為何?高仙桂說,主要是因為社會上對於主權基金設置的目的、資金來源等沒共識,但現在因為面臨了國內外經濟情勢的改變,包括美國提出對等關稅新政、地緣政治風險等,且現在國內已累積了很好的財政基礎,也有豐厚的外匯存底,這個時間點是成立主權基金的時機。

經長說AI最大市場在美國

郭智輝表示,在發展AI的過程中,最大的市場在美國,在美國對等關稅命題出現後,他們重新檢討發展策略,AI的邊緣應用台灣已經做了很多,但AI的研究發展部分,主要還是在美國,如果能從發展的一開始就能關注、投資,對後面的加碼會有很有幫助,因此「我們認為這個AI主權基金的設立,在當下來講是非常正確的一個選擇」。

我國對於主權基金的討論已歷經一、二十年,外匯存底一直被當作財源來討論,央行角色備受關注,有媒體報導,央行在彭淮南時代一直站在反對面,央行前總裁彭南罕見以個人名義發布澄清稿,強調「本人從未反對成立主權基金」,並強調,自他卸任總裁後,「謹守分寸,從未輕易對外發言」,並聲明此次發言,僅在澄清。

髮夾彎 高仙桂 郭智輝 賴清德 央行 地緣政治風險 國發會 國發基金 主權基金 AI

延伸閱讀

賴總統指示成立主權基金是要投資美國 AI?經長郭智輝說話了

企業海外布局 經長:現在成立主權基金非常合適

突然要做主權基金目的可疑?主力投資項目郭智輝全說了

主權基金重押投資美國?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並非要扶植任何國家

相關新聞

國內外股市回穩 金管會宣布下周一解除「限空令」

金管會23日宣布,下周一起恢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及放寬擔保品範圍」等措施,意即「限空令」正式...

金管會宣布取消限空令 救市措施剩這一項繼續不取消

金管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股市祭出限空令等三項暫行救市措施,23日宣布自下周一、26日起限空令取消,但是其中一項暫行措施...

金管會宣布限縮借券、調高成數措施結束 下周一起恢復原規定

金管會今(23)日傍晚宣布,恢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及放寬擔保品範圍等三大護市措施。金管會表示,...

公共建設證券化 國發會:國道1號有望成全台首例

國發會23日公布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截至4月底,已促成逾81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金額約1,116.91億元,永續債...

兆元投資推進 民參簽約破千億、永續債發行飆破650億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自去年7月18日經行政院經發會通過以來,推動逾兆元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國家發展委員會今日表示,截至...

AI需求、拉貨潮挹注4月工業生產 積體電路創新高

受AI強勁需求和美國關稅拉貨潮挹注,4月工業和製造業生產指數連14紅,其中積體電路締造歷年新高紀錄,成長高達44.4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