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歸零衝擊台電財務 今年支出估增466億元

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除役,2025年非核家園將如期達陣,預計2026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 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除役,2025年非核家園將如期達陣,預計2026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 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三廠2號機將在本周六(17日)停機除役,2025年非核家園將如期達陣,預計2026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核電歸零後,對於電價、台電財務具潛在衝擊。

台電內部曾估算,以核三廠兩部機組年發151億度電,若改用火力發電機組供電,對電價影響約每度0.11至0.12元;若以台電今年第1季每度平均售電3.4814元計算,若完全反映成本,將使電價上漲逾3%。

核二、核三廠未能延役,須以其他發電替代,推估2025年增加466億元支出,雖占台電整年營收逾8,000億元僅6%,但對於2025年全年還要虧500億元的台電來說,也有一定程度影響。

核三廠兩部機組總裝置容量約190.2萬瓩(每部95.1 萬瓩),每部機組平均年發電量約75億度,核三廠兩部機占總發電比重約6%,每部機組各占約3%。

核電占比雖然不高,但是因為投資早已攤提完成,平均發電成本偏低,以今年第1季來看,核電發電成本每度1.76元,遠低於燃氣每度3.05元,核電廠陸續除役,改以其他電力替代,對電價及台電財務將有潛在衝擊。

核二、核三廠滿載一年約發電300億度,隨核二、核三廠陸續除役,須改以其他發電替代,以當年平均售電價扣掉核電發電成本,台電推估2022年因核電除役多支出50億元發電成本、2023年影響143億元,隨著除役核電廠愈來愈多,2024年影響了273億元。

到了2025年,核三廠2號機僅發電29億度電,亦即有271億度核電須改以其他發電,推估核電除役對2025年影響擴大至466億元。

台電表示,核三廠2號機17日下午慢慢開始降載,晚上機組解聯,當天24:00前發電降為零,進入停機狀態。

核三廠2號機燃料棒移出爐心約需一至兩周,移出後將先放在用過燃料池。

藍白在野陣營現力推核電廠延役修法,將運轉年限由40年延長至60年。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立法院表示,若修法通過後,會按照法的框架來做,他並提到核電延役要通過安全檢查、訂製燃料棒、國際同儕審查等程序,重啟至少需16至18個月,他還說,只要法修過,就會立刻找專家來安檢。

儘管經濟部和台電對於因應核管法修法有相關準備規畫,另方面,美國在台協會不斷提出台灣核電議題,美國願意協助等。惟賴政府至今仍僅願接受新核能,對於舊核能延役並未鬆口。


延伸閱讀

台電四部燃氣機組 今年啟用

台電 核三廠 核電廠

延伸閱讀

核三除役免驚!中油三接可初期供氣 台電大潭7號機今夏尖峰加入供電

特別條例將普發現金? 綠仍盼先撥補台電

邁入非核家園 台電鼓勵核能單位員工轉火力電廠歷練

核三2號機17日停機 台電:燃氣新機組、綠能穩供電

相關新聞

美與英、中關稅談判 專家觀察:地板價10%、天花板30%

美中會談後互降關稅,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降至30%,學者專家認為,從英國、中國的談判結果可以推測,美國總統川...

少子化衝擊倒數計時…人口減少到產業消失!股添樂:全球墊底台灣生育率只剩1.1

少子化衝擊倒數計時:從人口減少到產業消失,台灣準備好了嗎? 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警訊:台灣正快速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而這背後的衝擊,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一、全球墊底:台灣生育率只剩1.1

就任將滿周年…卓揆推動三大任務 南北新矽谷扮科技雙引擎

行政院長卓榮泰就任將滿一周年,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三大任務,首先是落實賴清德總統均衡台灣施政理念,加速推...

賴總統:與美談判 從0關稅交涉

日本經濟新聞十三日以頭版轉三版刊登賴清德總統專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賴總統重申將從「零關稅」開始交涉,尋求...

台積配息 首季現金股利5元

台積電昨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多項決議,包括核准資本預算約一五二億四七七○萬美元(約台幣四六四七億元),作為建置先進製程等支...

張淡堯 可望進日月光投控接班團隊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規畫六月廿五日舉行股東會,原自然人董事、日月光投控董事長張虔生之子張能傑今年過世後,空出的董事席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