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聯合報社論/惡法已無所不在,民進黨還在枉法造法

張麗善彰化伸港福安宮跪迎白沙屯媽 粉紅超跑火速離去…網路熱議

被川普嚇壞!4月PMI未來展望暴跌23.1個百分點到疫情時低點

中經院今天發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暴跌,回測到2020年疫情時水準。圖/記者陳素玲攝影
中經院今天發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暴跌,回測到2020年疫情時水準。圖/記者陳素玲攝影

中經院今天發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與中國大陸形成對峙,4月PMI指數中斷連續2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5.3個百分點至48.9%,其中對未來半年展望指數暴跌23.1個百分點至36.0%,創2020年2月新冠疫情後最大跌幅。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大部分廠商被點關稅政策嚇到,不能說是極度悲觀,但都轉趨觀望。

4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NMI已連續2個月擴張,惟指數回跌2.8個百分點至51.0%。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同步轉為緊縮,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驟跌19.7個百分點至29.1%,為2020年5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連賢明指出,非製造業53.8%掉到51%,可能也是股市動盪影響消費者信心。

中經院指出,PMI五項組成指標中,領先指標的新增訂單指數由2024年7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56.8%)驟跌9.3個百分點至47.5%。生產指數亦中斷連續2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8.3個百分點至47.5%。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大跌並轉為緊縮,是本月台灣製造業PMI轉為緊縮的主因之一。

連賢明表示,前三個月有看到拉貨潮,反映的是川普政策前廠商先做準備,四月數據反映大部分廠商被關稅政策嚇到,不能說是極度悲觀,而是廠商變得比較保守觀望,要看90天後續如何做,廠商也要跟國外廠商溝通如何計算關稅,這些都是4月大跌因素。目前拉貨消如果是走航空,較不受影響,但走船的要45天時程,比較會有影響。

中經院強調,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中國大陸調整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以「流片地」作為晶片原產地),以及美國對中國大陸船隻收取額外港口費導致航班調整等因素,新增訂單轉為緊縮,但全體製造業卻連續第5個月回報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原物料價格指數亦連續第7個月上升。

六大產業中,電子暨光學產業新增訂單與生產擴張速度雖大幅趨緩,但指數仍停留在55%以上擴張速度。回報訂單與生產增加業者集中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的白名單封測供應鏈,以及AI人工智慧等高階製程,其餘電子零組件業者多回報,與3月急單相比,4月客戶多呈現觀望態勢,並對關稅成本轉嫁方案仍未達成共識。

未來展望指數變化最大,4月中斷連續3個月擴張,指數驟跌23.1個百分點至36.0%,創2020年2月肺炎疫情(Covid-19)發生後最大跌幅。六大產業之未來展望指數皆滑落至20.0%~40.0%左右的緊縮速度。

經理人對未來景氣看法轉為緊縮,除了觀望態勢外,亦反應面對不確定性,暫緩接單與人力僱用,盤點供應鏈出口地與產能稼動率,皆為降低風險的因應策略,美國、中國大陸市場與政策動態將攸關第二季營運表現。

川普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勉勵大學畢業生 不忘宣傳反移民與跨性別政績

中研院調查:川普執政6成民眾憂美中協議損台

川普再出手!削減資助美公共媒體PBS及NPR 控報導存在「偏見」

白宮談判壓力大…中媒揪川普硬蹭中國 10天說11次要聯絡

相關新聞

匯市動盪 台幣狂升9.53角…創36年來單日最高紀錄

台北匯市昨日有如坐雲霄飛車,台幣早盤開出後一路竄升,不到一個小時,連破了卅二元、卅一點五元、卅一點二元三道關卡,最後在即...

台幣狂飆 出口商煎熬…關稅、匯率雙重夾擊

新台幣匯率二日狂升近一元,業界人士指出,台灣最受衝擊的是機械、化工、紡織及ICT零組件等仰賴出口的行業,「(政府)現在應...

學者:台幣這波急升 不像美國要求…應是外資炒作

新台幣昨天強力彈升,對台灣出口造成壓力,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台幣持續急升,可能讓出口廠商匯損嚴重,賺錢變虧錢,...

新聞眼/台幣狂升…貨幣戰逼近 賴政府陷兩難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大戰尚未結束,已進一步演變為貨幣戰。熱錢來襲及出口商瘋狂拋匯,新台幣匯率昨飆升九點五三角。台灣還未擠...

日圓貶至0.2185低點 民眾買進撿小確幸

新台幣昨日狂升,帶動鄰近的日圓、人民幣也有不同走勢。雖然台幣升值不利出口業者,對要兌換日圓的民眾卻是小確幸,以台灣銀行昨...

台鹽1折買股 台鹽綠能民股提告

台鹽三月二十八日宣布將以每股○點九一七元的價格,收購台鹽綠能百分之三十三點二五的股權,刻意低估台鹽綠能價值,引發民股小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