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檢調兵多路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被搜索 鎖定偽造連署案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幫小孩製作「柯南麻醉手錶」玩具被陰!媽媽被瞄準「衰變成攻擊目標」

因應川普關稅 三大方案擬加碼2條件、租金優惠擴大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濟不穩定性,也牽動供應鏈布局。 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濟不穩定性,也牽動供應鏈布局。 路透社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去年底截止,經濟部規劃延長至2027年,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及擴大全球台商適用,近期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相關部會研議提高融資優惠利率、調整中階技術人力核配比例等2項優惠;此外,產業園區租金優惠擬擴大,加大力道協助業者回台生產,以強化本土供應鏈。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濟不穩定性,也牽動供應鏈布局。經濟部2019年實施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提供土地租金優惠、專案貸款等協助措施,三大方案申請去年底截止,經濟部規劃延長至2027年,除擴大適用範圍至全球海外台商及外人投資企業,近期也研擬提高融資優惠利率和租金優惠。

根據經濟部去年底提出的三大方案延長規劃,延續3年新增貸款額度為新台幣3600億元,預計支付委辦手續費為32億元,擬請國發基金支應,預計吸引企業投資6000億元,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

相關官員表示,因應川普關稅,政府已規劃加碼委辦手續費,吸引廠商來台生產投資,其中委辦手續費為企業最迫切需要項目,加碼委辦手續費所需的經費初估約60億元,但目前國發基金並無意願支應,因此尚待跨部會通盤討論。

此外,為保障民眾就業,依照現行規定,產業類個別雇主申請中階人力名額,不超過移工核配比率25%,且移工、中階人力及專業外國人合計不超過總員工50%;面臨嚴重缺工荒,產業也頻頻呼籲政府放寬中階技術核配比率。為解決人力問題,經濟部年初已行文給勞動部,研擬取消中階移工比例25%門檻限制,也列入三大方案延長的優惠條件。

租金優惠方面,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表示,嘉義以南有4個產業園區,土地將採取只租不售,租金也規劃給予優惠,以協助業者返台生產。

知情官員說明,廠商回台設廠土地採取以租代買模式,規劃前3年免租金,雖然土地不能租轉購,但可藉由收租金方式、拉長回收年限。

這名官員表示,川普期盼製造業回流美國,全世界各國都在加強供應鏈,勢必牽動台商移動,但並非所有企業都有能力移動到墨西哥、美國生產,尤其是傳產、中小企業等,政府須協助業者回台生產,並加強誘因,以強化本土供應鏈。

川普關稅政策牽動全球經貿變化,官員表示,雖然川普關稅政策變化劇烈,影響廠商回台生產和投資意願,但評估廠商仍會有設廠需求,只是腳步可能變慢。

根據統計,三大方案自2019年施行至2024年,已吸引1678家企業,投資額超過2兆5415億元,預估創造16萬1304就業機會。不過三大方案延長的具體方案和經費至今尚未定案,也讓許多企業無法遞件申請,目前經濟部已先輔導業者依照往例填寫資料,但仍須待最終方案拍板出爐,業者才能提出申請計畫。

川普 租金 經濟部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美國船舶應可免費通過巴拿馬及蘇伊士運河

川普玩笑恐變現實?美名嘴大酸「和法西斯調情」 轟共和黨別再護航

川普關稅衝擊汽車、金屬出口商 英美財長舉行貿易協議會談

24小時結束俄烏戰?川普坦承誇大「我就是打個比方 只是開玩笑」

相關新聞

「保健食品高關稅」王世堅近一年前就已砲轟過!至今問題卻依舊未解

川普掀起關稅爭議,意外讓台灣民眾驚覺...台灣保健食品價格竟比美國高出三倍!背後藏著的,不只是市場競爭問題,更是高關稅政策長年未解的結構性弊病。 編輯推薦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

AI商機暢旺、拉貨潮提前 首季GDP估成長逾3%

行政院主計總處將於30日發布2025年第1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預期在AI商機暢旺,以及受美國擬對進口產品課徵對等關稅的不...

特斯拉衝刺機器人 明年產量增十倍 盟立、和大等有望受惠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5月起淡出川普政府效率部職務,專注特斯拉經營之際,特斯拉在官網釋出機器人部門擴大招兵買馬的訊息,迎...

中經院:輸出科學園區經驗 讓台灣助美製造業復興

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刀,希望迫使各國企業對美投資及生產,達到製造業回流目標。中經院認為,台灣不妨利用美國「對外貿易區(...

對等關稅談判 中經院長估川普對台目標稅率15%至20%

對等關稅進入90天緩衝期,各國加緊腳步展開與美談判,希望將傷害壓至最低。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列出3理由,認為川普對台灣的...

裕隆:北美儲能製造廠今年投產 因應關稅變數

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因應關稅變數,今年北美儲能製造廠將投產,成為集團爭取北美儲能商機的關鍵據點。此外,旗下品牌納智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