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差點變翻版梨泰院?頑童高雄港酒吧開唱…萬人擠爆「還傳有人被擠落水」

汪小菲北京辦婚宴...S媽吐心境「被問爭遺產?」她39字回應

香江風情/戲院關門、新片量縮 香港影業「初夏迎寒冬」

板中掛布條抗議事件 學生大會校長籲溝通尊重

新北市教育局日前公布,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8月將接板橋高中,但還沒上任就遭板中學生掛出抗議布條。圖/擷取自靠北板中2.0臉書粉專
新北市教育局日前公布,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8月將接板橋高中,但還沒上任就遭板中學生掛出抗議布條。圖/擷取自靠北板中2.0臉書粉專

板橋高中校長人事將異動,學生日前掛出「反威權、獨裁校長」布條。現任校長賴春錦今天表示,昨天在學生大會呼籲溝通及相互尊重,才是真正守護板中的民主及自由。

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8月1日將接任板橋高中校長,板中學生日前校慶於教室大樓懸掛「板中生不需要威權校長」及寫出新校長名字的抗議布條,訴求「自由魂不滅團結來反抗」。

據了解,有學生在社群媒體貼文不滿劉淑芬對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管理方式。

對此,板中校長賴春錦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因校慶補假與段考緣故,她昨天在學生大會開會時向學生談及新聞事件,強調民主運作最需要的是建立在雙方理性、良善及互信基礎溝通;只有溝通及相互尊重,才是真正守護板中的民主及自由。

她說,後續會協助新任校長8月1日上任後瞭解學生訴求,以利校務順利推動。只有彼此面對面尊重的溝通,才不會失真造成認知誤解。

賴春錦指出,學生擔心手機保管政策改變的心情可理解,板中對手機的保管現況是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各班集中保管,並依各科老師教學需求彈性處理。

她表示,穩定當前學習環境才是重點,新校長未上任,她請學生會及學生議會利用這時間多瞭解學生們想法,屆時與新校長如何談、談什麼、誰代表談,才有較完整規劃,屆時忠實表達心聲,讓溝通更順暢有效。

另外,劉淑芬接受記者電訪時指出,目前中和高中的手機集中保管政策,是由老師與家長會提出,經由教學研究委員會、課程發展委員會、學校行政代表、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決議;若有教學需要,申請後可在課堂自由運用。

中和高中的手機集中保管政策,劉淑芬說,實施2年來,部分家長認為有助師生與同儕互動、增進人際關係、降低手機成癮症,更專注學習,學生持有手機也可彈性運用。

劉淑芬表示,她瞭解板中的校風民主自由,她沒有獨裁,因學生還不認識她,未曾互動才會造成「誤會」,上任後會敞開溝通大門,傾聽彼此的心聲。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中午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高中校長遴選採法制、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方式辦理,教育局尊重校園自治,也肯定學生關心校務與公共議題的民主精神。

張明文表示,這次事件讓孩子學習在機會教育中,培養理性、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未來公民,期許板中在理性溝通、尊重多元前提下,師生共同守護安心、開放的學習環境。至於手機議題,盼將來建立不干擾學習的合理使用時機機制。

中和 溝通

延伸閱讀

板中校長還沒到任先被嗆 新北市議員嘆:放任就是教育失敗

新校長還沒上任…板中生「下馬威」掛布條狠嗆 醫曝關鍵:10年前不是這樣

新校長還沒報到先嗆聲!板橋高中學生掛布條抗議 本人感嘆:我不是女暴君

新北某幼兒園遭爆疑不當體罰 教育局:已受理調查

相關新聞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米奇亂入課堂嚇壞師生 高雄三民區某國中鼠患嚴重存在多年無解

高雄三民區某國中爆發鼠患,教室常見老鼠亂竄,學生下課也在抓老鼠,據了解,該校鼠患問題存在多年,校方每年都請人清消環境,仍...

台東無國中小教職員文康費 議員促縣府編

全國大多縣市編列國中小教職員文康活動費讓老師們運用,不過,台東縣至今卻未編列,讓第一線教職員沒有受到應有的關心與照顧,議...

企業家組成午餐會十年如一日 力挺偏鄉棒球隊傳愛接棒夢想

由60餘位愛心企業家組成、已走過33年的「午餐會」,長期關注臺灣基層棒球發展,並持續捐款支持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簡稱「中...

8月換新校長板中學生掛布條抗議 現任校長說話了

板橋高中校長調動,預計今年8月由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接任,不過校長還沒來,卻已有學生貼出「板中不需要威權校長」布條。板橋高...

小一就戰私校為私中鋪路 108課綱未能擺脫考試迷思

國中教育會考本周登場,但瘋考私中、搶明星學區、私小卡位的升學戰,早就提前開打。才要從幼兒園畢業的6歲孩童,為了擠進私立小學,得面臨英語、才藝、益智等多重關卡考驗,競逐錄取率最低僅有13%的名額。108課綱上路6年了,義務教育的第一年早已不是起跑線,已變成升學競賽的前哨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