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汽車暴衝逆向撞區公所…廚師辦殘障補助遇死劫 妻雙腳截肢命危

吳姍儒接棒曾國城「一字千金」 公視證實:積極洽談中

美股早盤/美Q1經濟負成長!道瓊大跌逾700點 AI市場寵兒沒逃過

台南女中的人權教育課 用「她和我的故事」觸動人心

台南女中舉辦講座「她和我的故事—猶太大屠殺的記憶傳承」,上百師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與人權教育的重要性。圖/台南女中堤供
台南女中舉辦講座「她和我的故事—猶太大屠殺的記憶傳承」,上百師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與人權教育的重要性。圖/台南女中堤供

台南女中、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與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今舉辦講座「她和我的故事—猶太大屠殺的記憶傳承」,邀請以色列大屠殺倖存者第三代後裔奧莉・瑟拉深情講述祖母在納粹時期的生命歷程。上百師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與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奧莉是以色列「記憶傳承大使計畫」的重要推動者。該計畫正視倖存者逐漸凋零的現實,鼓勵第二代與第三代後裔承接見證者角色,傳承歷史記憶,讓這些真實經歷得以繼續發聲,觸動人心。

講座中,奧莉說著祖母耶胡蒂・畢克斯於二戰的生命經歷。1944年,耶胡蒂與家人被迫搭乘牲畜列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自此與摯親永別,後又被轉送至勞改營,直到戰爭結束才倖存下來。奧莉自幼與祖母共同生活,情感深厚,此次她化身祖母本人,戲劇式敘述,讓歷史不只是被記錄,更被「活」出來。她還帶來祖母在勞改營中用食物換得布料線編織成的粉橘色毛線衣,學生透過毛衣的觸感,體會當時的艱困處境與心情。

講座後學生詹羽萌、林芷儀、王姿元、陳愷涵分別就從集中營倖存下來後重新適應社會時面臨的挑戰、倖存者的經歷如何影響當代對歷史的理解和認同、倖存者家屬是否迴避討論過去的暴行,還是願意公開對話?如果你的觀眾中有納粹後裔,你會如何處理等提問。奧莉誠懇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觀點,令師生印象深刻。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說,「凡是曾親耳聽過大屠殺倖存者故事的人,都難以忘懷那段經歷。這些故事值得被記住,也提醒我們,大屠殺的教訓不只是過去的悲劇,它與今天、與此時此地的台灣都有深切關聯。」邀請台灣各界響應,攜手面對當代反猶太主義與偏見挑戰。

校長洪慶在表示 , 講座前安排3周的大屠殺歷史的培力課程,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先備知識。透過講座,不僅聆聽了一段家族的故事,也體會到歷史的重量與記憶的意義,學習到歷史教訓,並思考人權、正義與同理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這不只是一場敘事演講,更是一堂深刻的人權教育課。

人權 以色列 屠殺

延伸閱讀

國際特赦控以色列 對巴勒斯坦人種族滅絕像全球直播

國際特赦控以色列種族滅絕 宛如向全球現場直播

以色列拒援加薩恐違國際法 國際法院聽證會登場

大同搶以色列能源基建大餅

相關新聞

不是不想去!14歲女兒拒參加畢業旅行 「寧願錯過青春回憶」背後真相惹哭網

「不是不想去,是不敢說」。一位單親媽媽近日發文分享,就讀國中的女兒拒絕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原以為是孩子對出遊不感興趣,沒想到原PO追問後,才得知女兒…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桃園學生三級棒球繳漂亮成績單 核發約132萬元獎勵金

桃園的學生三級棒球隊在今年初就繳出漂亮成績單,桃園市長張善政今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三級棒球績優隊伍表揚」,親自頒...

趕路的雁AGP反毒電影院 巡迴新北三芝國中

全人關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趕路的雁開啟AGP-3D防制兒少藥物濫用反毒電影計畫,近來在市議員鄭宇恩的邀請下來到三芝區的三芝國中大禮堂,播放反毒影片,在影片開播之前,還有淡水分局的員警也來到現場進行遠離電子菸的宣導,透過這場活動,帶給三芝國中的兒少滿滿的反毒、反菸的觀念。

新北雙溪牡丹國小親子花藝活動 打造社區共學典範

新北市雙溪區的牡丹國小,以其豐富的藝文素養與友善校園文化,持續為在地家庭與新住民打造溫馨有愛的學習環境。今(30)日,學校特別舉行「親子花藝感恩活動」,邀請花藝師鄭彤彤老師親自授課,吸引近70位親子報名參加,溫馨氣氛洋溢全場,也為社區共學樹立良好的典範。

新北淡水國小學童採收香草義賣捐贈 助世展會做公益

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小每年都會由美術班老師帶著學生來到校園當中的香草園體驗種植香草,除了學習認識植物外,這些香草也有附加價植,透過淡水香草街屋蔡老師加工成為香草茶包,過去1年,義賣了有8400元的收入,而日前學校也邀請到台灣世界展望會,讓淡水國小的學童了解需要受捐助的對象,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過生活,讓學童投票決定要捐助給那些貧困兒童國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