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運動好處多,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除了能幫助更快入睡外,還能促進褪黑激素的產生,褪黑激素是一種負責調節睡眠週期的荷爾蒙。雖然有些研究顯示晚間運動根本不會影響睡眠,但研究人員認為,過去這類研究樣本太小且是實驗室研究,很少針對會引起身體大量心臟代謝需求的運動,質疑這類研究發現的外部有效性。

一組國際研究小組使用多感測器生物辨識設備監測 14,689 名研究參與者,收集四百萬個夜晚的數據,以研究晚間運動、運動強度、睡眠和睡眠期間心臟活動之間的潛在關聯。

結果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運動會導致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減少、睡眠品質變差,同時夜間靜止心率升高、夜間心率變異性降低。排除年齡、性別、季節、工作日、健康水平以及參與者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況等干擾因素後,結果都一樣。

數據顯示,若睡眠時間前兩小時進行劇烈運動,入睡時間會比平常晚近 80 分鐘。即使在同一時間段內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入睡時間也明顯較長。就睡眠時間而言,與不運動的晚上相比,睡前兩小時進行最大強度運動的參與者的,睡眠時間減少約 43 分鐘。

此外,睡眠品質也會因夜間高強度運動而變差。隨著運動壓力的增加,睡眠效率逐漸下降。研究發現,如果在睡前兩小時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睡眠品質會下降 5.6%

晚間運動會引發持續到夜間的生理變化,包括靜止心率 (RHR) 升高和心率變異性 (HRV) 降低,這是自主神經系統平衡和心血管恢復的兩個關鍵指標。較高的 RHR 表示持續的交感神經,負責戰鬥或逃跑行為,而較低的 HRV 則反映副交感神經,負責休息和消化的功能減弱。這些模式與身體恢復性睡眠所需的自然轉變相違背。

總之,當運動對心血管的壓力更大,並且在接近睡眠時進行時,這些干擾會更嚴重。作者指出,晚上進行劇烈運動會使身體保持高度警覺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公共衛生指南此前建議不要在睡前運動。

被認為劇烈的運動是指導致呼吸頻率、心率、核心體溫和精神警覺性持續升高的運動,例如高強度間歇訓練、長跑或足球比賽。作者建議,如果在睡前四小時內運動,人們可以選擇短暫的低強度運動,例如慢跑或游泳,以盡量減少睡眠干擾,讓身體放鬆下來。至於劇烈運動就留給週末,先前研究發現,即使只有週末運動,只要達到每週需要的運動量,也能得到與平日分散運動一樣的效果。

任何運動都比不運動好,但需要聰明的選擇什麼樣的運動對健康最好。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女大學生遭質疑美得不自然像AI 校友:她聾啞人士對同學都很好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84歲婦人虛累累走2步都喘 體外反搏後獲改善開心趴趴走

男肺癌篩檢赫見心臟藏「致命炸彈」 樂生醫師眼尖救命

相關新聞

AI可以當很好的聊天對象 研究:當員工就免了

最近愈來愈多人加入 ChatGPT 行列,甚至有人用到有感情,只要用過就離不開它,更可能成為一般人的最佳助理,老闆的最佳員工,但目前這個願景可能有點難達成,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實驗,打臉 AI 取代人類員工假設,AI 時代只會更需要人類員工。

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AI 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雖然很多專家認為 AI 不會取代人類勞工,只會增強勞工技能,但紐約投資銀行創辦人講出實話,表示 AI 正在完全取代人類,將來的企業規模會更小,老闆會更賺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