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法院擋下關稅 全球鬆口氣?高盛搖頭「川普還有法寶」

永豐金晚間8時重訊 將宣布董事會重要決議案

台東虐童案延燒議會 家屬拉布條要求教育處長下台

針對教師虐童案,教議員林參天在定期會上怒批縣府包庇教育處。記者尤聰光/攝影
針對教師虐童案,教議員林參天在定期會上怒批縣府包庇教育處。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6幼童遭教師不當虐待案件,4名相關涉案教師已遭懲處,今天部分家長前往議會定期會拉布條抗議要求教育處長下台。議員林參天怒批縣府包庇。縣長饒慶鈴表示,已進入司法程序,該司法調查回歸司法,無需無限上綱。

饒慶鈴說,整件事情她大致清楚了解,第一時間教育處也依相關程序辦法去處理,相關涉案教師也做了最嚴厲行政處分及移送司法調查,必沒有所謂的包庇,既然案件已在司法調查,就應該相信司法會給予該有的調查及處分結果,縣府依法行政,沒有必要再做臆測。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學童於今年1月傳出遭教保老師施暴,議員在3月臨時會中提出檢討,立法委員伍麗華於4月2日於立院舉行記者會,引起社關注,議會也在4月18日成立專案小組,教育處展開調查。縣府教育處月初公布調查結果,並懲處4名相關涉案教師。

今天議會定期會,部分受虐學童家長,到議會拉布條抗議,高喊教育處長蔡美瑤下台,並到議事廳內旁聽,議員林參天質詢時,還高呼「不要官官相護,蔡美瑤下台」。蔡美瑤答覆議員強調,所有調查過程沒有掩蓋事實、沒有隱瞞,教育處都秉持毋枉毋縱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蔡美瑤說,實事情發生了,行政違法事件調查,該罰就罰,行政調查,所以學校、教育處如果有失責的地方,絕對不會推諉,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照顧好。

林參天氣憤的說,教育處從一開始就在隱匿和說謊,好在警局調查將監視影帶抽絲剝繭還原真相,才陸續爆出教師對孩子施暴,這對孩子父母情何以堪。他也提醒饒慶鈴表示,不要用一個昏庸的官員毀了自己,只要撐著蔡美瑤就是跟他為敵。他呼籲縣府不要唱雙簧,他一定會追究到底。

家屬表示,教育處調查結果和家屬期待一直有所出入,且事發第一時間後續的處理也都有很大的問題,他們要的是教育處有沒有良心去面對處理問題,若連良心都沒有,就只好要求處長下台。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6幼童遭教師不當虐待案件,4名相關涉案教師已遭懲處,今天部分家長前往議會定期會拉布條抗議要求教育處長下台。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6幼童遭教師不當虐待案件,4名相關涉案教師已遭懲處,今天部分家長前往議會定期會拉布條抗議要求教育處長下台。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6幼童遭教師不當虐待案件,4名相關涉案教師已遭懲處,今天部分家長前往議會定期會拉布條抗議要求教育處長下台。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某國小學前幼兒園特教班6幼童遭教師不當虐待案件,4名相關涉案教師已遭懲處,今天部分家長前往議會定期會拉布條抗議要求教育處長下台。記者尤聰光/攝影

議員 教師 司法

延伸閱讀

屏東能為何台東不能? 民代要饒慶鈴爭取台積電進駐

挺過罷免奪4星遠見最佳進步獎 謝國樑:團隊很努力

批中央1450預算不刪卻砍地方 饒慶鈴:弱勢津貼發不出來

中央補助台東少23億元 饒慶鈴:不覺得130億元會入帳

相關新聞

國教盟籲加強性教育 教育部:持續精進教材、教學策略

針對金門某國中健康教育試題內容不當事件,國教行動聯盟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應落實性健康促進教育。教育部表示,已將「性教育(含性...

臺北市開創技職教育新世代 五大創新政策打造人才培育典範

為厚植專業技術人才實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13年6月1日成立「技職教育科」,推動五大創新作為,拓展升學管道、聚焦新興科技融入、打造智慧化實習工場…

三重商工打造產業接軌新標竿

新北市三重商工於各項競賽表現異,如113學年度全國技藝競賽、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北區分區賽、高中專題實作與創意競賽,一舉奪得多項獎項,締造校史最佳紀錄…

泰山高中培育產業新星領航員

新北市立泰山高中設有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多元學制,其中技術型高中設有電子、電機、機械、汽車四個專業群科,提供國中畢業孩子們多元、適性發展的選擇機會

樟樹國際實中培育未來產業實踐者

新北市立樟樹國際實中位於汐止,積極導入前瞻科技與新能源教育,近年來聚焦AI、半導體、綠能科技等創新教學,致力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產業轉型的核心競爭力…

學團稱大學禁設吸菸區 反使菸害擴散…衛福部:續推無菸校園

大專校院學生及青年團體表示,大學禁設吸菸區反使菸害擴散。衛福部回應,當初修法是因大專院校部分學生未達合法吸菸年齡,憂造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