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為什麼要偷茶葉蛋?

最近陽明交通大學的便利店貼出公告,取消茶葉蛋自動結帳,理由是兩個月內有476顆茶葉蛋未付款即取用。(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陽明交通大學的便利店貼出公告,取消茶葉蛋自動結帳,理由是兩個月內有476顆茶葉蛋未付款即取用。(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陽明交通大學的便利店貼出公告,取消茶葉蛋自動結帳,理由是兩個月內有476顆茶葉蛋未付款即取用。本來看似校園內的小事,卻因涉及品德問題,甚至已然觸法,尤其又發生在明星學校,便引起了媒體關注與議論。

將近五百顆蛋,平均每天被「偷」了大約8顆,不太可能是同一人所為,也不至於誇張到人人都順手牽羊的地步,而應該是少數貪小便宜者,覺得不過十幾元,反正也沒人注意,說不定還因此暗爽吃了白食。

人性本貪,有些人會在偷竊或戲耍別人當中,獲得一種奇異的滿足。猶記得以前求學期間,曾見到同學在文具店開心地偷拿了一支筆;也看過好友揚揚得意地說,搭公車時要如何矇騙司機,少付一段票。他們臉上沒有廉恥或羞愧,反而閃耀著狡黠的神采,彷彿在說,看我多麼聰明機智!多年後每次回想起來,總後悔沒有道德勸說,連自己都成了共犯,只因為害怕破壞彼此的感情。

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做了壞事,不管大小,都像白紙染黑一樣,成為品行的汙點,降低自身的可信度。幾十年前,公共場所即曾出現過「愛心傘」,提供雨天應急之用,可是最後全被拿光,沒有半支歸還,當時就有文章批評民眾太不自律。

有教育專家反對「榮譽考試」,理由是給考生製造了誘惑。這種考試名稱很好聽,因為沒有監考者在場,把學生當賊一樣地防,而是給予滿滿信任的榮譽。只是太考驗人性,猶如美食、美色當前般難以抗拒。大學時,有一堂考試進行到一半,監考的助教忽然站起身來走出教室,還順帶關上門。同學們便開始大方地討論起來,恰好有一題自己不會寫,答案瞬間鑽進了耳朵。頓時陷入天人交戰該不該寫,最後仍禁不住誘惑,打破了個人考試從不作弊的紀錄。

不過,歐洲許多文明國家卻施行了多年的「榮譽大眾運輸」。譬如瑞士,火車進出沒閘門,公車的司機也不管乘客付多少錢,車費全憑民眾自己計算。極少見到查票,然而一旦被查到逃票,罰金則高到數十倍,令人咋舌。

近年來,國內也在不知不覺間,啟動了「榮譽公車」。像台北市的公車,後門已可隨意出入。每次看到乘客們一個個乖乖地刷票,總有種莫名的感動,原來大家已經脫離「愛心傘有借無還」的原始行為了。誰敢搭霸王車?大家眼睛都盯著呢!

如今陽交大便利店取消了「榮譽茶葉蛋」,不免令人遺憾。這本來可以當成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而且不難實行。校方或可考慮比照歐洲制度,加裝監視器,並給予道德勸說。每隔一段時間隨機揪出偷蛋者,予以重懲。同學們還可以互相監督,想貪小便宜的人,在異樣眼光的注視下,多少會自我約束。

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但道德的實踐與尊重他人的行為,都需要學習,絕非不習而能。就像長久以來,轉彎車不禮讓行人,駕駛們視為理所當然,加強取締之後,總算改善許多。與其譴責少數失德者,不如先從重罰開始,讓大家養成守法習慣,逐漸形成風氣後,則可望內化為自律的行為。

公車 愛心 茶葉蛋

延伸閱讀

統測第一天缺考率5.51% 全教會指彰化考場監考失誤

統測國文監考失誤延誤考生作答 教團要求測驗中心補償

陽明交大超商公告2個月被偷476茶葉蛋 學生譏:偷蛋龍?

🎧|吃得健康不用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吃出強免疫、助好眠

相關新聞

超越IQ與成績! 研究揭秘:決定孩子成功「最有力指標」是它

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功潛力嗎?專家研究指出,強大的閱讀能力是預測孩子未來長期成功的最有力指標之一。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班班有鮮乳 台中議員要求比照台北雲林續推 市府:評估中

「班班有鮮乳」政策去年底因配送亂象喊停。台中市議員楊大鋐說,政策原意良好,建議台中市參考台北、雲林自籌經費繼續推動,並提...

額滿學校家長搶破頭 新北修法額滿學校「不新增學區」

新北教育局修正發布「新北市公立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調整作業要點」,新北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本次修法強調學區應以基本學區為...

代理年資/北漂教師返鄉年資不歸零 劇烈脫北潮來襲

隨著有證代理教師採計年資上路,台北市過去強力吸引北漂教師的「敘薪優勢」不再,還恐將引發劇烈「脫北潮」。北市公立高中代理教師張維倫說,不用再為守住年資離鄉背井了,他打算返回高雄任教,還能就近孝親;面對脫北潮衝擊,雙北教育局已研擬對策,但能挺得住嗎?

【專家之眼】為什麼要偷茶葉蛋?

最近陽明交通大學的便利店貼出公告,取消茶葉蛋自動結帳,理由是兩個月內有476顆茶葉蛋未付款即取用。本來看似校園內的小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