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國家隊 成員一次看

【文/莊家源】

隨著政府、企業數位轉型持續,伴隨而來的網路攻擊、資安事件也隨之增加,台灣身為遭受網路攻擊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企業、政府對於資安的需求持續增加。

近期亞太區規模最大的資安盛會「台灣資安大會Cybersec 2025」於四月中旬在南港展覽館舉行,今年展覽的亮點主要有三個,首先是AI時代業者均有相對應的新品和技術;另外,智慧工廠、邊緣運算等風潮,催生新的資安需求,而隨著各國對資安的重視度提升,亦帶動企業加碼資安投資。

網路資安事件創高

今年的台灣資安大會有超過四百家廠商參展,其中包括Google、微軟(Microsoft)、趨勢科技、Fortinet、Palo Alto Networks、CrowdStrike、Symantec等國際知名大廠,國內三大電信公司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也設有攤位,還有眾多國內資訊服務業者如精誠、凌群、邁達特、零壹、關貿、偉康科技、全景軟體、叡揚、安碁資訊等也積極參展。此外,也有不少硬體業者參展,像是安控廠商晶睿、網通業者合勤控及工業電腦業者新漢等。

根據Check 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平均每周網路攻擊次數為一六七三次、年增四四%,其中,台灣的網路攻擊情況最為嚴重,平均每周遭受三九九三次攻擊,位居亞太地區之首,而台灣受攻擊次數最多的前三大產業依序為硬體供應商、政府與軍事機構和製造業。

另外,根據我國數位發展部月報資料顯示,今年三月資安事件通報量達八二件,創下最近半年以來新高,其中大多數是遭到網路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包含部分縣市政府、地方稅務機關等,導致網站服務緩慢或中斷,但並未造成系統被破壞,各機關多可在短時間內恢復。

因應日漸嚴重的駭客攻擊,台灣的數發部及金管會,針對上市櫃公司均祭出新的資安法規,要求國內六五家金融業者,必須設立資安長(CISO),除了定期召開資安長聯繫會議,強化網路身分驗證,核心資料、資料庫加密與分持,並有雲端備份機制等,再加上二○二七年歐盟網路韌性法案(CRA)即將上路,未來在歐盟市場上的數位產品和服務需要通過自查或協力廠商檢查,確認滿足歐盟網路安全標準才可銷售,再加上近年智慧工廠及邊緣運算的興起,科技業的資安標準提升,都將成為企業資安投資的重要動能之一。

精誠、零壹擴大海外布局

根據MIC統計,今年資安相關領域(設備、軟體及服務)全球市場規模約二三九二.二億美元,明年將成長至二六○九億美元、年增九.○九%,二○二二~二六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十.六四%,其中以軟體與服務的產值占比最高,分別占五一%與三八%;工研院則指出,明年台灣資安市場整體規模將達一○一○億新台幣,二二~二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十.一一%。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4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各機關被駭客入侵都不通報?資安修法定罰則 避免沈默共犯

歐盟開鍘 重罰蘋果、Meta

資策會三任務 助百業轉型

永豐金證券蟬聯 F-ISAC 證券資安情資分享首獎 連兩年居證券組之冠

相關新聞

資安國家隊 成員一次看

隨著政府、企業數位轉型持續,伴隨而來的網路攻擊、資安事件也隨之增加,台灣身為遭受網路攻擊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企業、政府對於資安的需求持續增加。

台積電法說威能減弱 原因揭曉

台積電法說會雖稍來好消息,但在關稅、需求等不確定因素籠罩下,股價利多不漲;不過因川普壓力,美國擴廠腳步加速,可望挹注漢唐、帆宣營運。

直擊Touch Taiwan

半導體封裝設備商在股價回檔後,基本面會受到嚴格檢視;第三類半導體則在中國廠商過度生產下,看不到產業未來希望;電子紙的元太每年的攤位規模越來越大,象徵電子紙發展欣欣向榮。

謝金河:美中關稅戰的底氣

川普發動的對等關稅戰左右全球投資視野,從四月三日迄今,全球股市都被川普的拳風擊倒,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變化,全球股市除了中國、香港股市外,大多數市場跌幅都在兩成左右,具代表性的道瓊指數從四五○七三跌到三六六一一,最慘的是費城半導體指數從五九三一.八三跌到三三八八.六二,川普揮舞關稅大刀,科技七雄市值蒸發逾十兆美元,半導體成了重災區,從輝達、台積電、AVGO、AMD到ARM都是受災一族,台灣更是受到衝擊最激烈的國家。

熊市裡的鑽石股 這些族群正在悄悄回春

從關稅到聯準會,千言萬語都比不上川皇開金口,市場縱然恐慌氛圍已漸緩解,然仍持續隨之劇烈波動,短線上指數有望延續反彈,可留意領先強勢表態個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