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晚間掀強風大雨 中和工地鷹架倒塌「現場畫面曝光」占據1線車道

日職/古林睿煬6局2責失好投 99號洋砲3安相挺逃敗

雷雨炸8縣市!松機晚間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班機延誤

遭司法部調查 葛謨發布競選影片批政治報復

目前在紐約市長選舉民調領先的前州長葛謨,因2022年新冠疫情處置被司法部刑事調查,葛謨團隊趁勢提出競選宣傳。(美聯社)
目前在紐約市長選舉民調領先的前州長葛謨,因2022年新冠疫情處置被司法部刑事調查,葛謨團隊趁勢提出競選宣傳。(美聯社)

據「紐約時報」20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聯邦司法部已針對紐約市長參選人、前州長葛謨(Andrew Cuomo)展開刑事調查。共和黨人指控他在擔任州長期間,涉嫌在新冠疫情決策方面對國會作假證。葛謨團隊21日迅速發布影片反擊,批評此案為「赤裸裸的政治報復」。

調查焦點為2020年3月,葛謨政府要求療養院接受新冠病患的決策,此舉被認為加劇了老年人染疫死亡風險。共和黨籍眾議員柯默(James Comer)指控葛謨對國會小組隱瞞其參與編修州衛生廳報告的事實,司法部以此為基礎展開調查。

葛謨發言人阿佐帕迪(Rich Azzopardi)駁斥指控,指此調查是赤裸裸的政治干預與「法律戰」。葛謨曾在宣布參選市長前一次採訪中表示,對他本人、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和川普的刑事調查,都是民主黨高層操控的結果。

2021年2月,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發表報告,指出葛謨領導的州政府在統計療養院新冠死亡人數時少算約50%。去年3月,葛謨被傳喚至委員會作證。他將問題歸咎於「數據分配方式」,解釋統計不包括未在醫院或療養院裡去世的病人。

「紐約時報」的上述報導發布不到24小時,葛謨陣營迅速發布競選影片,題為「靶子」(Target)。片中說道:「如果川普不想讓葛謨當市長,那你應該想要。」影片甚至包含了詹樂霞的正面形象。作為葛謨昔日的主要政敵,詹樂霞如今也同樣成為川普政府調查的對象。

在21日的一場市長參選人論壇上,幾位參選人紛紛藉此事發表評論。現任市主計長蘭德(Brad Lander)表示:「沒有人信任川普領導下的司法部,但若選出葛謨,等同再來四年腐敗與混亂,市長將持續專注於自身醜聞,而非市民需求。」

盡管遭黨內對手圍攻,仍有民主黨人出面聲援。聯邦眾議員高德曼(Dan Goldman)表示:「若司法部被用作政治工具,葛謨不該因此受罰。真正的危險是,我們若默許這種濫權,就等於承認其正當性。」

這並非川普政府首次針對葛謨。2020年大選前,司法部曾調查葛謨政府在通報療養院死亡人數方面是否有隱匿行為。後來督察長(inspector general)報告指出,司法部官員此舉違反內規,故意在選前將未公開資訊洩漏給媒體。

紐約市長參選人葛謨被司法部調查消息曝光不到24小時,葛謨陣營便迅速發布競選影片,稱「如果川普不想讓葛謨當市長,那你應該想要。」(截自葛謨競選視頻)
紐約市長參選人葛謨被司法部調查消息曝光不到24小時,葛謨陣營便迅速發布競選影片,稱「如果川普不想讓葛謨當市長,那你應該想要。」(截自葛謨競選視頻)

紐約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華爾街日報:川普私下認了 普亭1原因「不準備停戰」

聞川普金穹計畫 中批「進攻色彩濃厚」俄稱「屬美國主權」

加拿大有意加入「金穹」防禦系統 川普盼分攤成本

川普「又大又美法案」內容未定 眾院共和黨到處找票

相關新聞

川普「大又美」減稅案眾院過關 內容、影響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又大又美麗」支出預算案,22日在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過關,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

美眾院挑燈夜戰 通過「又大又美的法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22日挑燈夜戰,處理推動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的「這個又大又美的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

令馬斯克部門接受質詢、公開內部文件 川普政府上訴最高院

一名法官裁定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須接受質詢,並且公開有關該部運作的文件。美國總統川普...

樂於令人難堪?川普二度突襲外賓 外媒籲各國領袖:訪問白宮三思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會見南非總統拉瑪佛沙時,提出南非白人遭到種族滅絕等缺乏證據的指控,讓拉瑪佛沙成為最新一位在攝影機前...

萬豪等飯店曾遭大陸施壓 美議員關切「中國台灣」稱呼引關注

2018年萬豪國際集團將台灣列為「國家」,遭中國調查,隨後北京掀起「反分裂國家」風潮,官方要求多家外企修改台灣稱呼。美國...

影/美軍試射末日飛彈畫面曝光!義勇兵三型大秀嚇阻力

紐約郵報報導,美國空軍21日於加州試射末日飛彈「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III),這是具備核打擊能力的洲際彈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