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高齡化逐步嚴重 近6成長者無退休金

最新報告顯示,紐約市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沒有穩定退休收入的長者也愈來愈多,不得不在晚年繼續工作養活自己;在日益凸顯的老年貧困問題中,亞裔族群的長者貧困比率則屬各族裔中最高。
一份由城市未來中心(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目前,紐約市約有五分之一的年滿65歲者並無領取社安金(Social Security)的資格。而在70歲以上長者中,有近60%完全沒有任何退休金來源。在全市五大區中,布朗士與布碌崙(布魯克林)的老年貧困情況最嚴重,均有高達63%的長者居民表示沒有退休金。
報告也提及,65歲以上的長者如今占紐約市總人口的16%,約140萬人,比全美第九大城德州達拉斯市(Dallas)的人口還多。其中,約有18%的長者,即25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且西語裔與亞裔長者貧困比率最高。
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對此表示,老齡化嚴重的華社,又因是移民社區,很多長者在年輕時都做的是「現金工」,在退休後能拿到的社安金十分有限;「現在還能看到華埠街頭有老人推車送貨,想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但這樣的機會也不多」。于金山也觀察到,許多華人長者雖為政府繳稅十餘載,但因遲遲未轉成合法公民身分,領取退休福利困難重重,尤其是在聯邦削減開支的當下。
「這是一場無人關注的貧困危機」,城市未來中心執行董事鮑爾斯(Jonathan Bowles)表示,「我們為何在街頭看到這麼多移民長者在撿瓶罐?為何食物銀行前排滿了白髮長者?這些都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日益嚴重的老齡貧困問題也撞上聯邦政府大幅削減低收入居民社會安全網項目;在尚未通過的市府預算中,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恢復了市老人局的(Department for the Aging)5億7000元的預算。
但鮑爾斯指出,這筆預算只占全市總預算不到1%;「這不僅僅是給市老人局幾塊錢的問題,這是一場真正的老年貧困危機,我們需要一個多層面的應對方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