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美印太戰略 取決對中立場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一百天內實施多項顛覆傳統政策的新措施,遍及貿易、移民、科技技術與印太地區等領域,已經對亞洲各國、投資人及學生帶來衝擊。日經亞洲引述知情戰略討論人士指出,川普政府在印太政策上走向未定,未來動向將取決於中國的回應態度。
日經描述,現行華府內部主導外交政策可分為三個派系:霸權主義派主張積極參與全球;制中優先派認為應將重心放在中國,而非中東或歐洲;克制派支持僅為狹義國家利益動用軍力。
知情戰略決策的人士透露,川普的印太政策依然未定。許多走向取決於中國如何回應美國合作要求,比如停止向伊朗購買石油。
若以「人事即政策」來看,目前跡象顯示,美國正在走向「拒止戰略」,採取措施嚇阻中國作出不利美國的行動,而非維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四月初,川普與極右翼人士盧默會晤後開除數名國安會人員,消息指出,盧默建議清除具有霸權主義傾向的成員;被解職者包含對中鷹派國務卿魯比歐和國安顧問沃茲麾下員工。
川普上任百日,其印太戰略依然不明,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會長兼執行長何慕禮廿八日主持活動時,有感而發地表示,他不認同美國是盟友的「受害者」。
何慕禮形容說,這是大錯特錯的敘事,並認為美國是「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和其遺產的最大受益國。
美國朝鮮經濟研究所執行長斯奈德則表示,現在顯然還看不到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美日韓三邊合作的基礎,可能被川普視為是前朝的產物,而被川普捨棄。
日經亞洲駐華府記者森安健(Ken Moriyasu)則分析說,美國印太戰略尚不明朗,因為美國還沒決定要用什麼態度面對中國大陸,究竟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他認為,美國仍希望中國大陸能在俄烏戰爭和伊朗情勢中伸出援手;一旦美國決定對中立場,印太戰略就可能成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