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邁入期限溢價維持高檔「新秩序 」諸多恐慌難排解

財政部長貝森特預定周三公布最新發債計畫,他得設法排解投資人的諸多疑慮。 路透
財政部長貝森特預定周三公布最新發債計畫,他得設法排解投資人的諸多疑慮。 路透

本月席捲市場的「拋售美國」交易,已對投資人持有美國最長天期公債的意願留下無法磨滅的傷痕,而長天期公債向來是美國政府支應赤字資金的主要工具。

對於貝萊德(BlackRock)、Brandywine Global 投資管理公司和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等資產管理公司來說,真正問題在於,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將破百日天,他帶來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迫使交易者不得不關注利率走向以外的一連串問題。

舉例來說:川普的貿易戰、減稅計畫和亂槍打鳥式的決策會如何影響本已走弱的經濟成長、頑固的通膨壓力,以及龐大的財政赤字?他是否又會威脅撤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他是否正在積極推動美元走貶?

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市場對風險更加敏感,債券買家開始質疑美國公債這個傳統避險資產的角色,並要求長天期公債提供更高的溢酬。從市場所謂的「期限溢價」(term premium)看來,目前接近2014年以來的高點。

Brandywine資產管理人麥金泰爾(Jack McIntyre)說:「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中。即使川普最終在關稅問題上讓步,我認為市場的不確定性仍會維持在高檔,這表示期限溢價也會居高不下。」

當然,如果川普達成貿易協議,或持續釋出不願讓公債市場全面失控的訊號,市場或許可稍微抒解對公債的疑慮。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預定周三公布最新發債計畫,他還得設法排解投資人的諸多疑慮。

投資人倒也不是全面拋售公債。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認為,美國公債仍優於歐洲公債。從本月30年期公債標售結果來看,只要價格合適,市場仍有承接意願。這場標售舒緩了市場對買盤卻步的顧慮,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也自近期高點回落。 不過,市場信心仍相當脆弱。舉例來說,儘管川普上周表示「無意」撤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但他對鮑爾的批評,仍讓部分投資人憂心央行獨立性。

對先鋒集團來說,長天期公債的額外風險溢價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特別是聯邦財政赤字擴大、帶動發債量增加的情況下。先鋒集團固定收益資深產品經理范特(Rebecca Venter)說:「期限溢價現在已不算低,但也很難說是歷來高檔。考量背後的財政風險,期限溢價未來可能會逐步擴大。」

美國財政部預定本周公布最新發債計畫,華爾街普遍預期,未來三個月標售規模將維持穩定。共和黨議員開始討論如何為減稅法案籌資之際,財政問題將成為影響期限溢價的下一個焦點。

期限溢價變大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現在政府每年光是支付債務利息就超過1兆美元,任何一點殖利率上升,對財政負擔都有影響。貝萊德指出,美國資產本月初全面下挫,更加凸顯疫情後美國財政狀況惡化的隱憂,也暴露美國公債在投資人信心變化之下是何等脆弱。

川普 美國 資產

延伸閱讀

日本淪川普關稅談判白老鼠?專家曝美日各自盤算 可能6月G7峰會拍板

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川普讓我們看清真相

川普為何要一再放話美中正在溝通? 陸官媒這樣解析

民調走低 川普拋減稅糖衣包裹關稅 說「要花些時間才做得到」

相關新聞

川普100天 美一身傷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廿九日迎接他的就職百日,川普將在密西根州舉辦慶祝活動並宣揚政策成果。川普重掌白宮首日時說行政命令「...

關稅戰後 川普民調墜 年輕票崩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任任期前,他承諾將創造美國歷史上所有總統中最好的第一天、最偉大的第一周和最卓越的首個一百天。然而根據...

川普保證減稅 「但要時間」

由於美國大眾日益擔憂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川普廿七日宣稱,他的關稅政策有助於為年收入低於廿萬美元的人減稅。

執政百日宣傳邊境政策 白宮估美國有2千萬非法移民

美國白宮28日舉行記者會,宣揚美國總統川普的百日政績,白宮邊境政策主管霍曼(Tom Homan)表示,美國至今已驅逐13...

IMF:南韓今年人均GDP估退回2022年水準 明年再度被台灣超越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南韓今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退回至2022年的水準,觸及4萬美元里程碑的腳步明顯放緩...

民調: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華府掌權後 支持度下降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憑藉充滿遠見的商業巨頭兼科技大亨形象,一路爬上全球首富地位。不過最新民調顯示,隨著近月來他在華府的影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