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添不確定性!紐西蘭黃金簽證申請激增 大部分來自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為紛亂世局增添不確定性,讓人將目光投向遺世獨立的紐西蘭。 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為紛亂世局增添不確定性,讓人將目光投向遺世獨立的紐西蘭。 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過去6週根據較寬鬆新規定提出的紐西蘭「黃金簽證」需求激增,大部分來自美國。專家說,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為紛亂世局增添不確定性,讓人將目光投向遺世獨立的紐西蘭。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紐西蘭2月放寬其黃金簽證計畫的規定。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中間偏右派政府致力吸引更多外資以提振萎靡經濟,這是相關政策其中一環。

4月生效的這項新計畫取消對申請人的英文能力要求,並將「成長類別」簽證的投資門檻降為500萬紐元(300萬美元)。申請人只需在紐西蘭居住21天即可滿足條件。根據移民局,申請程序也縮短為平均11天。

門檻較高的「平衡類別」簽證要求投資1000萬紐元,申請人可以投資債券、股票、房地產開發,而且家人也可以取得居留權。

據紐西蘭移民局數據,這項改革計畫實施6週內就吸引65件申請案和39件轉投資申請案,其中42案業經批准,這代表最少吸引6億2000萬紐元投資額。

而在所有新申請案中,有55案來自美國,使美國成為最大申請來源國,香港、中國分別有15、12件申請案。

上述6週期間就出現104件新申請案,相形之下,2022年至2025年共有115件申請案,其中46案獲批准。

曾任紐西蘭經濟暨區域發展部長的奈許(StuartNash)去年共同創立搬遷諮詢公司Nash Kelly Global。他表示,川普再度入主白宮已經促使許多富裕美國人尋求落腳海外。

他說:「這是主要的驅動力。許多申請人的政治傾向與川普總統不同。」

奈許還提到川普政府對全球事務帶來的不確定性,並且表示紐西蘭也受惠於諸如葡萄牙、愛爾蘭等國收緊黃金簽證計畫。

他說:「(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就在門外,而且沒人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川普會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幹出什麼事來。是這種不確定性讓人將目光投向紐西蘭。」

美國 紐西蘭 簽證 移民 川普

延伸閱讀

劍指中俄?川普將打造金穹系統攔截飛彈 「把太空變成戰場」

我與素養的距離/川普關稅戰衝擊全球 一起探究「經濟全球化」

【重磅快評】邱垂正沒感覺的美國壓力 將一直壓到川普卸任

遣返還不走 賓州女無證客遭罰180萬

相關新聞

大國角力下台灣首次受邀原爆和平紀念儀式,如何思考自身角色?

2024年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下稱和平式典)當天(2024/8/6)電視直播曾發生一段插曲。當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致詞談到:「直到現在我們依舊能看到世界上發生戰爭」時,NHK的鏡頭直接切到台下的以色列駐日大使柯恩(Gilad Cohen),時間長達39秒。

左膠是如何煉成的:左派理論為何在追求「社會正義」的過程中變了調?

在現代時期,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大多數西方國家發展出了被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共識。自由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政治民主,限制政府權力,發展普遍人權,每個成年公民在法律面前皆享有人人平等、言論自由,能夠尊重多元價值和誠實辯論,尊重實證和理性,實施政教分離,以及享有宗教自由等。

不讓攻陷的島嶼:《新加坡大戰略》如何捍衛小國的獨立國家地位?

本章目的是描述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年間,即便急於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為他們提供衣物、食物、住房和良好的交通」,政府仍為了確保新加坡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必要領土安全,所採取的政策及其基本原理。

孤獨世代的解藥不是收入!研究揭提升幸福感關鍵:別獨自用餐

根據「National Geographic」報導,聯合國和美國調查公司進行的2025年最新版《世界幸福度報告書》指出,與他人共餐的頻率,對幸福感的影響不亞於收入與就業狀況。在地中海、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圍桌共享」是一項根深蒂固的文化,而這樣的習慣正逐漸被證實為提高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的關鍵。

日本頻傳外國人開車釀禍 外國駕照更換制成焦點

42歲中國籍男子鄧洪鵬本月14日在日本埼玉縣開車衝撞放學後的小學生,導致4人受傷,肇事逃逸4天後自首。警方調查後得知,鄧...

退休圓夢8個月慘收場!砸400萬開咖啡廳血本無歸 62歲男嘆:我太天真

根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日本一名62歲男子藤原進在退休後投入約2,000萬日圓(約新台幣416萬元)開設一間咖啡廳,盼為第二人生譜出新頁,卻在短短八個月內結束營業。他坦言:「我太天真了。」此案例也反映出高齡創業的現實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