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熱情不代表失禮!日作家揭法式服務「冷淡」原因:顧客與店員平等

根據日媒「All About」中移居法國的專欄作家大內聖子分享,法國商店與餐飲業的冷淡態度並非服務不周,而是反映了當地強調顧客與店員平等的文化觀念。在法國,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街頭超市,店員與顧客之間並無明顯的上下階級關係,彼此以對等的立場互動,這與日本「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形成鮮明對比。
文中指出,法國店員的服務風格通常較為直接,甚至可能在顧客面前表達對其他顧客的不滿。例如,一位收銀員可能會對下一位顧客抱怨前一位顧客未打招呼。在法國,進入商店時主動說「Bonjour」(您好)是基本禮儀,未做到可能被視為沒禮貌。此外,法國人普遍認為店員也是普通人,應該被理解和尊重,因此對於店員的冷淡態度,多數人表示接受。
在餐飲業方面,法國餐廳通常不鼓勵顧客主動呼叫服務生,而是建議耐心等待服務生前來。這是因為每位服務生負責特定的桌位,彼此之間不會互相干涉。即使在繁忙時段,服務生也不會加快服務速度,因為他們遵循「店內規定優先」的原則。此外,法國餐廳在營業時間結束時會準時關門,即使有顧客尚未用餐完畢,也不會延長營業時間。
儘管法國的服務風格與日本大相逕庭,但只要顧客遵守當地的基本禮儀,例如進店時主動打招呼、耐心等待服務生等,仍能獲得良好的服務。這種強調個人主義與彼此尊重的文化,會讓人反思過度服務是否真的必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