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大豐收「供過於求」 拖累全球米價跌至八年新低

隨著稻米收成量創新高,導致市場供過於求,全球稻米價格已跌至八年新低。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在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去年9月解除稻米出口限制後,稻米價格開始下跌,近來全球米價基準、泰國含5%碎米的白米出口價格已跌至每公噸372.50美元,為2017年來最低,去年底以來已累計大跌26%。
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國全品種稻米價格指數今年來累積下跌13%。
印度賈亞尚卡爾教授泰倫加納邦農業大學(PJTSAU)永續農業發展中心主任莫罕提說:「很簡單:庫存太多了。」「印度去年稻米產量創新高…今年剛播種稻米的收成量將再創紀錄。」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資深分析師賈克拉說,印度解除稻米出口禁令是米價大跌的「主因」,「加上泰國與越南稻米產量強勁,推升今年度的全球稻米產量至新高」。
同時,稻米需求也下滑。稻米採購大國印尼已在去年提前大量進口稻米,今年都還沒採購,菲律賓在收割時期也禁止進口稻米直到10月,以保護國內米價。莫罕提說,印尼與菲律賓都不採購稻米,現在白米沒有需求。
他說,印度罕見的強勢供應地位,反映該國的農業進步,現在幾乎所有主要種植區都有灌溉系統,提高了對抗乾旱與雨季混亂的韌性,印度的最低支持價格機制與各邦的獎助金,鼓勵農民每年產季採購能提高收成率的新種子,並擴大種植面積。
賈克拉表示,在米價大跌時,多數亞洲國家的稻農都沒有這類價格保障措施,衝擊收入,在生產成本與通膨收高之際,挑戰尤其嚴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