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挑戰星鏈地位 計畫加快衛星發射時程…年底前將有285顆在軌道上

巴克萊分析師近期表示,雖然亞馬遜的「柯伊伯計畫」(Project Kuiper),在目前衛星寬頻競賽中,仍較SpaceX的星鏈(Starlink)居下風;但Kuiper加快發射進程,加上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的緊密整合,都讓其走向更加明確的道路,有望挑戰星鏈地位。
巴克萊分析師說:「Kuiper計畫加速其發射進程,而AWS的支持,也為與星鏈有效競爭提供了條件。尤其是當Kuiper計畫全面邁向商業服務時。」
雖然星鏈已在全球擁有逾600萬名用戶,其中單是美國就占200萬名,但Kuiper計畫與前者的差距正在縮小,到年底前,預計將有285顆衛星在軌道上。Kuiper計畫將最早於2026年首季前,展開商業推廣。
Kuiper計畫開創性的「半雙工」終端設計,以較星鏈更小且更輕的足跡,提供更高資料傳輸量,巴克萊預期,這將顯著降低製造成本。
巴克萊也強調,除消費者寬頻外,在海事及政府市場中,Kuiper計畫的機會也正在增加。星鏈已在上述領域擁有強大基礎,7.5萬艘活躍中的船隻使用其服務,還有不斷增加的政府合約。
分析師認為,海事領域尤其有望對Kuiper計畫的發展提供肥沃土壤。並補充,「除消費者寬頻外,特別是在早期階段,我們認為海事領域是以上兩個領域之中,對Kuiper計畫來說更具潛在發展機會的領域。」
Kuiper計畫與亞馬遜AWS基礎設施的密切整合,期許能改善其延遲網路,並提升表現,這可能是Kuiper計畫相較於星鏈的潛在優勢,因後者的網絡架構較為獨立。AWS的雲端骨幹,結合亞馬遜龐大生態系,讓Kuiper計畫在這場衛星網路競賽中,處於獨特位置。然而,星鏈仍繼續改進其產品,近期也將延遲網路改善至低於在基礎設施更新後無線網路中位數的8%,並計劃在2026上半年,部署頻寬增加逾十倍的新一代V3衛星。雖然這仍這有賴於SpaceX的星艦火箭,是否成功研發。
當星鏈及Kuiper計畫兩者皆瞄準有利可圖的海洋及政府部門,並競奪成長中的消費者群體,衛星網路市場競爭密度應會更高,技術進展也會加速,這將能嘉惠全球網路服務不足的區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