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得新藍海?三星加速進軍「這領域」 南韓有望搶得先行者優勢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三星集團正加速進軍太空基建產業。分析師指出,該領域仍是一片藍海,而南韓有機會搶得先行者優勢。
產業消息20日指出,三星集團工程部門Samsung C&T近期啟動「太空工廠」專案初期研發工作,該專案內含一座火箭發射設施的建設計畫。Samsung C&T正與首爾大學航太工程系洽談共設研發中心,以打造火箭發射場。三星電子旗下三星研究(Samsung Research)也在今年初,首度聘用太空領域專家。
另外,三星與韓國天文研究院(KASSI)月初簽署協議,合作開發搭載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阿堤米絲二號(Artemis II)測試飛行任務中、名為「K-Rad Cube」立方衛星(CubeSat)的次級酬載。KASSI說:「根據協議,三星電子將在高地球軌道的高輻射環境中,測試開發中的新一代半導體」。
太空產業專家認為,在南韓試圖追趕全球太空強權之際,太空基建市場有望成為該國全新成長引擎,為此,南韓應優先發展發射基礎設施,以及太空零組件與製造工具,而非投入成本高昂、且具較高技術門檻的深空探測或火箭開發領域。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隨著太空產業快速擴張,太空發射服務市場2019年來年均成長率達10%。Precedence研究公司數據顯示,美國太空發射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將由今年的約51億美元,在2034年成長至18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13.7%。
太空投資公司Seraphim Space也預估,全球太空產業規模將在未來十年內達1兆美元,主要由非太空領域企業帶動。
南韓並非唯一試圖在火箭發射台市場取得領先的國家。台灣和英國目前都在國內建造發射場。瑞典1月也啟用專為小型火箭設立的發射設施艾斯朗格太空中心(Esrange Space Center)。挪威的安德亞太空中心(Andøya Space Center)也正從以研究為主的發射場,轉型為具備小型軌道火箭發射能力的基地。
專家表示,南韓有望仰仗其在超高層建築、北極與深海工業設施的營造經驗,取得在發射台建設市場的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