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結束訪中 雙方達成36項協議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今天在北京結束對中國的正式訪問,雙方簽署36項協議,標誌兩國作為彼此主要貿易夥伴關係進入新階段。
根據巴西政府訊息,這些協議涉及基礎設施、能源、環境、農業綜合企業、技術、金融、衛生和統計等領域,確立巴西新工業計畫和南美一體化路線計畫等倡議之間的協同作用。
儘管如此,魯拉重申,巴西與哥倫比亞等鄰國不同,巴西並未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巴西尋求夥伴關係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本國的專案,不會為此放棄自主權」。
魯拉強調,南美一體化路線計畫對於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並促進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不僅僅是出口走廊,更是促進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巴西與中國達成的主要金融協議包括:巴西中央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互換協議;金融情報、打擊洗錢和使用當地貨幣的備忘錄;以及聖保羅B3證券交易所與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合作,重點關注指數基金(ETF Connect)。
在技術領域,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知識產權、人工智慧、數位經濟和地理標誌的議定書,並與巴西出口促進局(ApexBrasil)、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和通訊部達成新的諒解。
此外,巴西農業部門獲得植物檢疫協議,擴大對中國的雞肉、花生粕和玉米乙醇衍生產品的出口。雙方還簽署一項關於家庭農業現代化和採礦業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計畫。
在衛生領域,巴西和中國簽署了胰島素生產協議、公共衛生傳播諒解備忘錄,以及疫苗和醫療設備生產協議。
根據巴西政府資料,中國繼續保持巴西第1大貿易夥伴地位。2023年,巴西對中國出口額達1575億美元,超過對美國和歐盟出口額的總和,進口額1043億美元。
12日,美國與中國就貿易戰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90天內降低進口產品關稅。自14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從145%暫時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從125%暫時降至10%。
魯拉還強調,捍衛基於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公平貿易,貿易戰沒有贏家,貿易戰會提高價格、抑制經濟、侵蝕最弱勢群體的收入,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是受此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