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關稅衝擊...本田估淨利減7成、日產擬全球裁員2萬人

美國關稅衝擊全球汽車業之際,日本本田汽車今天預估2025至2026年度淨利將衰退70%;日產汽車則以關稅不確定性為由,未公布年度淨利預估,但證實將在全球裁員2萬人。美聯社
美國關稅衝擊全球汽車業之際,日本本田汽車今天預估2025至2026年度淨利將衰退70%;日產汽車則以關稅不確定性為由,未公布年度淨利預估,但證實將在全球裁員2萬人。美聯社

美國關稅衝擊全球汽車業之際,日本本田汽車今天預估2025至2026年度淨利將衰退70%;日產汽車則以關稅不確定性為由,未公布年度淨利預估,但證實將在全球裁員2萬人。

法新社報導,繼日本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Toyota)預估,受到關稅等因素影響,年度淨利將衰退35%後;日本第2大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HondaMotor)也預估年度淨利將出現下滑。

本田表示,在截至2026年3月的12個月內,預估淨利為2500億日圓(約新台幣515億元)。

本田警告,「關稅衝擊和復甦努力將對營運獲利帶來負面影響」,預計也將造成約4500億日圓(約新台幣926億元)的額外支出。

為振興美國汽車產業,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宣布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此舉對日本汽車製造商帶來重大打擊。

本田汽車執行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今天告訴媒體,「不同國家的關稅對業務的衝擊非常巨大,加上相關政策頻繁修改,因此前景難以預測」。

三部敏宏指出,本田做出任何價格調整決策之前,都會「仔細分析美國關稅對我們供應鏈的影響」。

本田上個會計年度的淨利為8350億日圓(約新台幣1718億元),年減幅近25%,也遠低於2月預估的9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955億元)。

本田上月提出將在加拿大打造電動車供應鏈的計畫,但今天宣布這項計畫將延後2年。

此外,日產汽車今天公布年度淨損達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72億元),同時證實全球裁員15%,並對美國關稅潛在衝擊提出警告。

日產和本田去年展開經營整合協商,今年2月宣告破局。目前日產正進行所費不貲的商業重整計畫。

日產史上最慘的財報是1999至2000年度、高達6840億日圓的淨損,當年的危機催生了日產和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Renault)之間脆弱的結盟。

日產今天未公布2025至2026年度的獲利預估,僅稱該公司預期年度營收為12.5兆日圓(約新台幣2.6兆元)。

日產執行長艾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說,「鑑於美國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我們難以合理預估年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因此我們並未公布這些數據。」

日產今天證實其全球裁員2萬人的計畫後,股價收盤應聲上漲3%。

艾斯皮諾薩說:「若非為了救亡圖存,我們不會這樣做。」

雷諾汽車今天表示,受到日本結盟夥伴日產的振興計畫影響,首季將提列22億歐元(約新台幣745億元)開支。

「相關費用包括日產4月24日宣布的振興計畫所需的資產減記和重整費用。」

雷諾和日產於1999年結盟,日產因而躲過破產命運。雷諾持有近36%的日產股權。

台幣 日產 本田

延伸閱讀

淨流入逾550億美元 外資搶買日本股債「金額創單月新高」

大摩:美中暫降對等關稅 主要電子產品總稅率一覽表

因應對等關稅 財部:普發現金非現階段最佳解方

台積電(2330)「晶圓主權」赴美投資太早出?川普關稅貿易戰…台灣還有什麼牌

相關新聞

富蘭克林:波灣國家股市將在新興市場指數中扮演更吃重的角色

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表示,由於波灣地區的「深刻變革」,該地區股市在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中的...

軟銀受惠股市走揚 4年來首見全年度由虧轉盈

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今天公布,至今年3月底為止的全年度獲利1兆1500億日圓(約新台幣2371億...

台幣恐再升一波?美中關稅休兵 投資人、專家卻全看空美元

美國和中國大陸同意暫時調降貿易關稅,激勵美元寫下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最佳單日表現,但美元這波強勁反彈在選擇權市場卻備受質疑,...

美財長:台貿易協議提案「很好」

彭博資訊十三日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當天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表示,台灣對美方的貿易協議提案「很好...

美股早盤/市場消化通膨數據 科技股繼續上衝 台積電ADR漲逾2%

美股三大指數在13日早盤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55點或0.4%,受成分股聯合健康保險下跌的拖累;標普500指數漲0...

蘋果顛覆性技術要來了?外媒曝正研發「念力」操控iPhone

蘋果據傳將進軍腦機介面領域,希望人類有朝一日能透過意念操控裝置,徹底改變與裝置互動的方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