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韓電池戰線延燒至儲能 美高關稅下競爭力仍不遜色

LG新能源推出的機櫃式儲能系統。美聯社
LG新能源推出的機櫃式儲能系統。美聯社

全球再生能源和資料中心需求激增,帶動電網儲能用電池市場爆發,也成為中國大陸和南韓企業在電動車電池之外延燒的新戰場。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大陸內需強勁帶動下,大陸電池已占全球儲能系統(ESS)近九成產能,在美國市占率超過八成,在歐洲也超過七成五。

不過,由於去年遭到美國加徵11%的關稅,加上川普和拜登政府陸續累加的其他關稅,大陸電池業者目前面臨實際稅率高達155.9%,明年還將進一步調高至173.4%。這讓力圖在美歐市場東山再起的韓國電池業者看到了新的機會。

儲能系統由成排的電池模組機櫃組成,並由管理軟體控制,配合國家電網,以及個別家庭、企業和工廠儲能所需,因應風能和太陽能供應波動的挑戰。

隨著未來十年人工智慧(AI)硬體設備和電動車、熱泵等乾淨能源技術帶動能源需求大增,儲能系統也將成為電網日益吃緊時的重要備援電力。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本月發布的報告,全球AI資料中心的用電量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增加一倍以上,並占2030年美國用電需求成長近半。

根據市調機構Rho Motion統計,占全球電池市場的比重,已從2020年的5%成長至20%。全球電池儲能容量在2023至2024年間成長52%。這機構預測,到2030年儲能容量將從去年的340百萬度(GWh)倍增至760GWh,相當於760萬輛電動車的電池總和。

這個高速成長的領域也有助特斯拉彌補電動車銷售不如預期的缺口,旗下家用Powerwall系統和大型電網用Megapack儲能系統銷量大增。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去年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ESS業務「像野火般成長」。

不過,由於自家4680電池量產持續遇到瓶頸,特斯拉目前仍主要仰賴中國寧德時代等電池供應商提供電池。特斯拉財務長本周警告,儲能業務正面臨關稅帶來的「重大衝擊」,該公司正努力降低對大陸電池的依賴,「但這需要時間」。

Rho Motion分析師休斯指出,南韓電池業者過去曾在這個領域領先,因為他們專攻「高鎳」電池,能提供比大陸廠商偏好的磷酸鐵鋰(LFP)電池更高的能量密度。

不過,近年來多起南韓高鎳電池引發火災的事件,加上大陸廠商推出便宜且性能持續提升的替代產品,過去十年間市場逐步轉向LFP電池。

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對手比亞迪也是重要參與者,但寧德時代在電動車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大市場仍占主導地位,目前已囊括整體產業九成的獲利。大規模經濟效應也讓寧德時代能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優勢。

寧德時代總產能預計將從去年底的684GWh,成長至2027年的1.5兆瓦小時(15億度),年複合成長率約達30%。

相較之下,南韓電池業者則因電動車銷售遠低於美國車廠原先預期,毛利轉負,紛紛大幅縮減短期資本支出計畫。

伯恩斯坦香港能源研究主管貝弗里奇(Neil Beveridge)說:「寧德時代不只是產業規模最大,技術也最領先,電池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最高,因此擁有明顯優勢。」

全球除大陸外最大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告訴英國金融時報,關稅有利在美國設廠的非陸資企業。

不過,休斯指出,考量到中國業者的電池成本優勢、鋰原料價格也較低,又有許多可壓低電池成本的技術創新,即使面臨超過150%的關稅,仍有可能撐得住。

由於供過於求和激烈競爭導致國內利潤微薄,大陸儲能設備製造商預料會把重心轉向歐洲等其他市場。

休斯說:「他們現在非常積極尋求海外拓展。如果中國無法對美國供貨,其他市場將會充斥大量低價產品。」

寧德時代 美國 電動

延伸閱讀

蘋果近期也有動作 希望台鏈能助攻其人形機器人

美擬放寬自駕車監管 特斯拉聞訊大漲 主力鏡頭供應商亞光跟著發達了

特斯拉衝刺機器人 明年產量增十倍 盟立、和大等有望受惠

川普政府鬆綁自駕車上路條件 亞光搶自駕小黃商機

相關新聞

彭博:Sony擬分拆半導體業務 最快今年完成

彭博資訊報導,知情人士透露,Sony集團正考慮分拆其半導體部門,顯示這家PlayStation遊戲機製造商正精簡事業,並...

IMF:韓人均GDP 倒退三年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南韓今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退回至2022年的水準,觸及4萬美元里程碑的腳步明顯放緩...

陸鋼鐵關稅受益者 傳浦項鋼鐵Q2船用鋼材喊漲

南韓上周對中國進口鋼鐵開徵反傾銷稅後,引發供給吃緊憂慮,據傳浦項鋼鐵(POSCO)及現代鋼鐵(Hyundai Steel...

IBM未來五年擬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 對齊川普政策

IBM計劃未來五年在美國本土投資1,500億美元,成為最新一家屈服於川普關稅威脅的企業。

美股早盤/美財長說貿易談判有進展 三大指數開高震盪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美方與他國貿易談判已取得進展,美股28日早盤延續上周連續四個交易日的漲勢,三大指數全面走高,但隨後漲...

管理1,600億美元資產的諾和控股將對重大投資縮手 是這因素惹的禍

諾和控股公司警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已掀起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不太可能進行重大投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