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史指回落收跌 聯合健康推升道瓊盤中創歷史新高

川普、普亭抵阿拉斯加 雙邊會聚焦俄烏停火

蓋過雙普峰會風頭?俄羅斯可能本周測試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

俄羅斯總統普亭12日在莫斯科召開一項經濟問題會議。路透
俄羅斯總統普亭12日在莫斯科召開一項經濟問題會議。路透

路透13日引述2名美國研究人員和1名西方安全消息人士報導,即便俄羅斯總統普亭正準備與美國總統川普15日將就烏克蘭問題舉行會談,俄方似乎仍在籌備測試其新型核彈頭、核動力巡弋飛彈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專家路易斯(Jeffrey Lewis),以及海軍分析中心(CNA)分析師伊佛萊斯(Decker Eveleth),透過研究商業衛星公司Planet Labs截至12日所拍攝的近幾周影像,一致評估認為,俄國巴倫支海新地島(Novaya Zemlya)潘科沃試驗場(Pankovo)的照片顯示出大規模活動,包括人員與設備的增加,以及與先前9M730「海燕」(Burevestnik)核動力巡弋飛彈測試相關的船隻和飛機。

路易斯表示:「我們可以看到試驗場的各種跡象,既有大批物資湧入以支援作業,也有在實際發射飛彈地點的活動。」

不具名的西方安全消息人士證實,俄羅斯正在準備測試「海燕」飛彈。路易斯表示,測試可能在本周進行,也可能蓋過川普與普亭峰會的風頭。

白宮對於「海燕」測試的可能性未予回應;五角大廈、中情局以及俄羅斯國防部則均拒絕置評。

核子威脅倡議組織(NTI)指出,「海燕」過去測試紀錄不佳,在13次已知測試中僅有2次部分成功。研究人員和專家表示,此次測試早在上周宣布美俄峰會前就已安排妥當。不過,專家指出,普亭也可能在美國間諜衛星監視下暫停測試準備,藉此表達他願意結束烏克蘭戰爭並重啟軍控談判。

曾在美國國務院負責軍控事務的前代理國務次卿康特里曼(Tom Countryman)表示:「有時候,出於政治原因,你可以調整計畫時間表,提前或推遲進行。」

美國 巡弋飛彈 俄羅斯

延伸閱讀

川普:若普亭不同意結束俄烏戰爭 將面臨嚴重後果

「雙普會」周五登場 川普:俄國不同意和平將面臨嚴重後果

川普與烏歐領袖開視訊會議 馬克宏:川普保證基輔參與領土談判

預計討論俄烏停戰!貝森特:若美俄峰會不如預期 對俄制裁與次級關稅將升高

相關新聞

終戰80年:人類是不是只會重複戰爭的慘劇?

終戰80年:人類是不是只會重複戰爭的慘劇?

美俄峰會登場 和平協議能否終結戰爭?專家揭殘酷真相

川普與普亭峰會即將登場,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中心(CSIS)國防與安全部門主席、哈羅德·布朗講座教授瓊斯(Seth G. ...

日美共同籌備核戰?「非核三原則」與擁核嚇阻論的矛盾

日本境內關於「非核三原則」也有更多動作。曾任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次長、現為笹川平和財團常務理事的兼原信克,今年6月聯合其他多名曾任自衛隊高官的退役將領,呼籲修改「非核三原則」第三點的「不帶入、不引進核武」,讓共享核武成為可能。這當中不排除讓搭載核彈的美軍核動力潛艦停靠日本港口,或是運用日本自衛隊的戰機運送美軍核武等,並建議美日應創立新的同盟調整機制,具體討論雙邊可以如何搭配運用美國核戰力,以及培育日本自衛官成為精通核戰略的專家。背後關鍵就是為了因應中國和北韓的核武威脅。

全球首例!俄國用AI遠端生成病毒攻擊烏克蘭

這次攻擊的核心,是一款被烏克蘭的數位緊急應變團隊(CERT-UA)命名為「LameHug」的惡意軟體,它的目標是烏克蘭國防與安全部門。攻擊者透過冒充政府官員的釣魚郵件,誘騙受害者打開一個偽裝成業務相關 PDF 文件的惡意程式。程式植入受害者的裝置後,LameHug 的任務是竊取電腦中的硬體資訊、系統設定、網路設定、使用者帳號,並地毯式搜索硬碟中的各式文件檔案,打包後送回攻擊者手中。

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或禁忌?

2025年日本參議院改選,暱稱「Saya」的塩入清香披上新興政黨「參政黨」的橘色戰袍,順利在東京選區以第二高票順利當選。她在參選期間在網路節目上高喊核武是最便宜、又最能強化國防安全的武器,支持日本保有核武,引發爭議。然而,簡稱「被團協」的日本反核武團體「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提倡廢除核武將近70年的歲月,並在2024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塩入清香這句:「核武裝是最便宜的」,聽在日本反核武運動的耳裡,已經不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簡直有如黑色幽默。

大阪地鐵上午重啟!3萬人昨滯留世博會場「席地而眠」…36人不適送醫

2025年世界博覽會(大阪關西世博)唯一的連外鐵路大阪地鐵中央線昨晚系統故障後全面停駛,使3萬人被迫在會場留宿。鐵路今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