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早盤漲逾百點 台積電開高11元

無懼川普風暴⋯少年股神分批加碼!網酸「造神劇本」質疑炒作

教育焦慮/小一先修班、衝刺班熱 專家憂「學科巨嬰」

川普在想啥?他當著南非總統的面 控當地白人遭滅絕

美國總統川普(右)廿一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和來訪的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左)公開會談。川普當眾拿出一疊準備好的新聞報導,指控南非白人農民正遭迫害。(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右)廿一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和來訪的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左)公開會談。川普當眾拿出一疊準備好的新聞報導,指控南非白人農民正遭迫害。(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廿一日在白宮南非總統拉瑪佛沙會面時,當場播放準備好的影片,指控南非白人正遭殺害,且他們的土地正遭掠奪。

拉瑪佛沙 訪美前被提醒勿失冷靜

外媒以「突襲」形容川普此舉,令人聯想到他二月在白宮與訪美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爆發口角。路透報導說,拉瑪佛沙的遭遇,恐使外國領袖三思是否訪問白宮,以免遭當眾羞辱。這可能使美國更難以鞏固與友邦及夥伴的關係,而他們正被美國的對手中國大陸拉攏。

就廿一日是否刻意設局,以及是否可能導致其他外國領袖打消訪問白宮念頭,白宮未立即置評。南非「特立日報」的專欄作家戴維斯寫道,拉瑪佛沙在訪美前就不斷收到訊息,要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冷靜或上鉤。路透引述英國的外交事務評論員提姆.馬歇爾報導,「若還有人懷疑澤倫斯基事件不是完全由白宮策畫,我想他們這次也該看清了」。

川普少見的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設螢幕,現場燈光在川普指示下調暗後,就向拉瑪佛沙與媒體播放二○二○年九月拍攝的影片。影片中有南非在野領袖發表煽動性言論,川普向拉瑪佛沙提議,應逮捕南非左派的「經濟自由陣線」領袖馬雷瑪;川普聲稱,影片中的白色十字架是「南非白人葬身之地」。

川普接著翻閱準備好的一疊新聞報導,證明其前述指控。他宣稱,「很多人覺得遭受迫害,所以他們正來美國。要是美國認為有迫害或種族滅絕的情事繼續下去,那我們會接收他們」。川普聲稱,南非「有數百、數千人正試圖來我國,因為他們怕自己被殺、土地遭沒收」。他說,「(拉瑪佛沙)你其實擁有曾通過的法律,賦予你沒收土地卻無需補償的權力,你可在不付錢下奪走土地」。

拉瑪佛沙回應,南非的確有犯罪問題,但受害者大多是黑人。川普插嘴說,「那些農民可不是黑人」。對川普指控自己允許「他們」奪取白人農民土地,拉瑪佛沙連說四次「沒有」並強調,「沒人能隨便這麼做」。川普雖未詳述這裡指的「他們」是誰,但拉瑪佛沙一月曾簽法案,讓國家更容易以公益為由來徵收私人土地。

外媒報導說,坐在川普右手邊的拉瑪佛沙在過程中始終冷靜。他舉此次隨行的三名南非白人高爾夫球選手為例,「果真有鎖定南非白人農民的種族滅絕事件,那我敢打賭,這三位先生就不會在這」。

英國金融時報廿一日報導說,這項新法規定需法院認為符合公平及公正,才可在未給予補償下徵收,且還沒被引用過。法新社二月報導說,南非七成五的永久產權農地仍為白人地主擁有,但白人僅占總人口約百分之八。

關稅 白宮 川普 南非

延伸閱讀

白宮對峙再上演!川普會南非總統當場秀影片 指控當地白人遭種族滅絕

南非存在種族屠殺?媒體核實:白人農民謀殺案占不到1%

樂於令人難堪?川普二度突襲外賓 外媒籲各國領袖:訪問白宮三思

川普私下認了!普亭自認占上風 1原因「不準備停戰」

相關新聞

美國傳擬縮編駐韓美軍約4500人 南韓國防部:未與美討論相關事宜

華爾街日報22日引述知情國防官員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撤回數千名駐韓美軍,此舉可能在區域盟友之間引發新的不安,擔心白...

日本山手線故障首班車即停駛 速食店員道歉「同事趕不及上班」

日本東京JR山手線因為設備異常今晨從首班車起,山手線內環、外環方向全面停駛,直至上午8時半左右才恢復全線運行,但運行班次...

北海道清晨發生規模5.6地震 觀測最大震度4無海嘯之虞

日本北海道於當地23日清晨6時28分發生一起地震,規模5.6,最大震度為4。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之虞。震...

俄烏停火協商是幌子? 普亭醞釀靠機車騎兵重啟攻勢

漫天風沙中多輛機車呼嘯而過,左閃右躲,這不是好萊塢電影「衝鋒飛車隊」或「瘋狂麥斯」(Mad Max)的橋段,比較像日本在二戰末期的神風特攻隊,只是從戰機換成機車。在美國總統普亭與俄羅斯總統川普2小時的通話無功而返後,普亭醞釀已久的夏季攻勢即將開展,機車連隊背負消耗烏克蘭無人機與反戰車飛彈的重責大任。

與日相石破茂會談 巴拉圭總統:當然有提及台灣

巴拉圭總統潘尼亞訪問日本,22日晚間參加慶祝台灣、巴西、日本友好酒會受訪時表示,他日前與首相石破茂舉行首腦會談,「當然有...

G7領袖峰會6/15在加拿大登場 川普將出席

白宮今天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出席下個月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儘管川普呼籲鄰國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