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古林睿煬6局2責失好投 99號洋砲3安相挺逃敗

雷雨炸8縣市!松機晚間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班機延誤

樂於令人難堪?川普二度突襲外賓 外媒籲各國領袖:訪問白宮三思

國際外交團訪難民營 以軍開槍警告偏離批准路線 歐盟怒轟

民眾21日在希臘雅典議會大廈前,舉著旗幟和標語聲援巴勒斯坦人民。(路透)
民眾21日在希臘雅典議會大廈前,舉著旗幟和標語聲援巴勒斯坦人民。(路透)

以色列士兵被指21日在約旦河西岸傑寧,向一組到訪難民營約35人國際外交官訪問團開槍,該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引起歐盟、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國強烈譴責;以軍為此道歉,承認在外交官「偏離批准路線」後進行警告射擊。

綜合媒體報導,一群來自近20個國家的外交官21日在訪問以色列占領下的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時,以色列軍隊人員鳴槍警告他們離開,隨後外交官們四處逃竄尋求掩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表示,該代表團有35名成員。

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稱,此次衝突中沒有人員傷亡,涉及英國、加拿大、法國、中國、俄羅斯和歐盟等方面的外交官,這場訪問由巴人政府組織,目的是見證以軍持續的攻擊。

根據公開的事發片段顯示,兩名軍裝士兵持步槍向閘外的訪問團方向開槍,現場一名歐洲外交官說,事發在行程尾聲,他們與傑寧省長一起去難民營外圍想視察破壞情况,突然聽到傑寧難民營內傳出「不止一兩下,疑似是連續不斷」的槍聲,大家於是跑回車上。該難民營自1月底起被以軍控制。

據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軍方已下令展開調查,但也表示該代表團偏離預先批准的路線。以軍稱,預計軍方官員將與相關國家代表舉行會談,釐清事件真相。以色列國防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色列國防軍對由此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歐盟、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等國對事件作出強烈譴責,法國外長巴羅傳召以色列大使要求解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指必須追究責任。此事件可能進一步損害以色列與國際社會各成員國之間的關係。

另外,教宗良14世21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St. Peter's Square)首次主持每周公開接見期間呼籲,允許充足人道援助進入飽受戰亂肆虐的加薩走廊。人道機構指出,以色列全面封鎖的做法已經造成當地糧食和藥品嚴重短缺。

良14世表示:「加薩走廊的處境令人憂心、痛苦」「我再次衷心呼籲讓充足人道援助進入並結束戰爭狀態,兒童、老人、病患為此付出令人心碎的代價」。

羅馬天主教會首位美國籍教宗良14世本月8日當選後,呼籲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的戰爭停火,和平已經成為他上任以來的主要關懷。

各國外交代表團訪問約旦河西岸傑寧難民營,傳出有以色列軍隊開槍。(取材自X平台)
各國外交代表團訪問約旦河西岸傑寧難民營,傳出有以色列軍隊開槍。(取材自X平台)

難民 歐盟 教宗 以色列

延伸閱讀

傳以色列將攻擊伊朗核設施 國際油金雙漲

對中電商小額包裹課稅 G7想跟進、歐盟想徵2歐元

華府驚爆槍響!傳2外交人員中彈釀1死 疑以色列使館職員

以色列再次擊殺哈瑪斯領袖!以總理放話「控制整個加薩」

相關新聞

堅守一個大陸原則!馬克宏、習近平通話 稱共同維護國際貿易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下午應約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習近平表示,中法要共同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和世界經濟秩序;中方支持歐盟加...

稻米收購案致財損 前總理盈拉遭判賠百億泰銖

泰國最高行政法院今天判定,流亡的前總理盈拉要為她在位時期的稻米收購案中的部分疏失負起責任,裁定盈拉要賠國家100億泰銖(...

怒轟歐洲助長恐怖勢力!以外長批華府槍擊「反猶主義慫恿結果」

美國華府21日晚間發生槍擊,2名以色列駐美使館人員中彈身亡,槍手被捕時高喊「解放巴勒斯坦」。英國天空新聞報導,以色列外交...

華府槍擊案2死...受害者具德國籍 16歲移民以色列

美國首都華盛頓21日晚間發生槍擊案,兩名以色列大使館人員在市中心遭近距離槍殺,其中1人擁有德國國籍,16歲時自德國移居以...

華府猶太博物館槍擊2死 德法英齊聲譴責暴力

華府昨晚發生槍擊事件,兩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人員身亡,德國總理梅爾茨及外交部長瓦德福、法國外長巴霍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均發...

緬甸強震後的仇恨循環:軍政府與反抗軍的「賑災競賽」及戰火持續

3月28日,一場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的大地震突襲緬甸中部實皆市(Sagaing),強震波及奈比多、曼德勒等多地,造成數千人傷亡。這場世紀災難或許成為全國團結自救的契機,卻未能平息持續4年的內戰硝煙。事實上,強震不僅未能讓戰火止息,反而進一步揭露出更為深層的仇恨與對立。軍政府與反抗勢力分別展開賑災行動,單方面宣稱停火,爭相動員資源搶救災民,同時藉機強化自身的正當性與治理形象。在這場人道救援與政治角力交織的局勢中,救災行動迅速淪為平行治理的競逐場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