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雷雨來了!3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新冠感染增8成 6月下旬達高峰…羅一鈞曝變異株轉換釀禍

曾是假日親子聚集地…新北1商場成「三重無限城」 在地人揭沒落關鍵

英法加反對以色列擴大進攻加薩 籲放行援助進入

英國首相施凱爾。(路透)
英國首相施凱爾。(路透)

英國、法國與加拿大領袖今天譴責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他們同時警告,如果以色列不停止在巴勒斯坦領土的攻勢,並解除援助限制,3國將對以色列發動制裁。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由英國政府發布的聯合聲明表示:「以色列政府拒絕提供平民必要人道援助的作法,不但難以讓人接受,且有可能違反國際人道法。」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Carney)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一向支持以色列在捍衛以國人民免於恐怖主義侵害的權利。但這次的升級行動完全失去比例原則。」

「當內唐亞胡政府採取這些令人震驚行動,我們不會袖手旁觀。如果以色列不停止這波新的軍事攻擊,並解除對人道主義援助的限制,我們將採取進一步的具體行動予以回應。」

聲明並未透露將對以色列採取什麼行動,但補充說:「我們致力於承認巴勒斯坦國用以促進達成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並準備為此與其他國家合作。」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力斥上述聲明,稱這是對加薩(Gaza)戰爭中的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一項「巨大獎勵」。

以色列3月2日起全面封鎖援助進入加薩,但今天宣布將放行「基本數量」的補給卡車。

內唐亞胡表示,允許限量物資進入,是因為加薩「大規模飢荒景象」可能有損以色列這場戰爭的正當性。

內唐亞胡同時表示,「所有歐洲領袖」都應該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為榜樣,支持以色列。

內唐亞胡說,「如果剩餘人質獲釋、哈瑪斯放下武器、他們草菅人命的領袖遭流放、加薩實現非軍事化,戰事明天就可以結束。 任何國家都無法接受更差的條件,以色列當然也不會。」

哈瑪斯對英法加聯合聲明表示樂見,說這樣的立場這是往恢復國際法原則邁出「重要一步」。

加薩衛生單位今天表示,自以色列3月18日恢復攻擊行動以來,已造成至少3340人喪生。

英國 總理 巴勒斯坦 哈瑪斯 加拿大 以色列

延伸閱讀

以軍對加薩發動大規模地面攻勢!巴勒斯坦官員:夜襲至少130人喪生

避免爆發饑荒 以色列允許基本數量糧食進入加薩

以色列多次轟炸!哈瑪斯軍事領袖命喪空襲 10名幕僚遺體也被尋獲

以色列再襲加薩 哈瑪斯加碼釋放人質

相關新聞

澳洲質疑美關稅戰 衝擊AUKUS計畫 無助嚇阻中方

澳洲擬透過澳英美3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採購核子動力潛艦,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沒放過澳洲,使得AUKUS計畫被澳洲...

英國重塑關係或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的英國與歐盟協議

英國與歐盟透過協議,在脫歐5年之後重塑雙方關係——5月19日雙方簽署涵蓋國防安全、能源、貿易、旅遊到漁業的協議,這是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歐盟之間首次的大型談判,目標在於全力確保英國的國際關係秩序地位;協議內容包括減少英歐之間食品、飲料進出口的企業繁瑣程序、建立新的安全伙伴關係,英國國防工業得以參與歐盟1,5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安全行動」(SAFE)、延長歐盟拖網漁船在英國水域的漁權、以及擴大英國旅客在歐盟機場使用電子通關。 英歐雙方指出,協議為雙邊經貿關係帶來確定性,以及鞏固英國作為歐盟可信任外部夥伴的地位。不過這份協議,會否動搖英國5年來的脫歐成果?

脫歐後「歷史性」破冰 英歐強化國防、貿易、漁業…結盟

在美國川普政府掀起全球局勢動盪之際,英國與歐盟19日達成協議,彼此取消一些貿易壁壘,並在國防事務方面合作,這是英國202...

以稱掌控全加薩允基本糧食進入 白宮:讓川普自行回應

以色列部隊對加薩走廊加強攻勢之際,以國總理內唐亞胡19日表示,以方將「掌控」整個加薩走廊。他還提到,以色列出於實務及外交...

羅馬尼亞總統決選川普牌失靈 中間派擊敗極右翼逆轉勝

羅馬尼亞中間派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18日擊敗極右翼民族主義競爭對手,贏得總統大選。他的對手曾矢言要讓羅馬尼亞走上受美國總統...

誇稱從不需買米「別人送的多到能賣」 日農相失言致歉

日本米價攀高,政府釋出儲備米後有略降,仍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就在此時,農林水產省大臣江藤拓在18日的自民黨地方募款餐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