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傳登記結婚 李唯楓拋震撼彈!掰了3年女友

民進黨團指憲訴法「不到1秒」宣示修正通過 黃國昌稱上千案都如此

美中共管台海不再?川普上任後「放水」 學者:那就由大陸來約束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受訪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受訪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觀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迄今的台海政策,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美國如果不對賴清德進行約束,「我們(大陸)來約束」。

大陸國台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登場,包含大陸官員、兩岸學者約150多人與會。李振廣在會議期間受訪作出上述表示。

赴陸參會的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受訪時也提到,拜登時期美中雖已進入對抗,但政策謹慎,除了建構國際上的民主聯盟,對大陸進行圍堵,也了解到兩岸關係的危險性,會與大陸建立「護欄」,包含中美領導人、大陸外長與美國國安顧問經常見面討論台海議題,「川普上台後只在意經濟,其他一概不在意」。

趙建民續指,中美共管台海主要目的是防止兩岸出現非和平的狀態,但川普上任以來的重點都放在經濟上讓美國強大,目光沒有飄過來台海安全,也就沒有中美共管的問題,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

趙建民並舉出金馬水域、台海中線的現況,表示台灣也無法實際參與管理,「現在台海沒有管理了,一方把他的意志放到這裡,他要強化管理就強化,他要溫和一點就溫和。」他建議國安團隊應思考抗中政策,基礎還是要能夠管理台海。

針對兩岸對抗加劇,李振廣表示,大陸正在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確定性來應對周邊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而現代化也包括軍事現代化,如果兩岸將來走向迎頭相撞,「那麼最先進的武器一定會用在台海戰場」,「台獨分子第一個會享受到現代化的毀滅性災難」;反之,如果兩岸走和平發展和交流,「大家一家人,有事好好說」。

趙建民則觀察指出,中國大陸仍維持和平統一的政策,雖然解放軍演習力度增加、戰法有所調整,但並沒有要加速武力解決問題的傾向,而是對兩岸融合發展交流仍相當積極,力度甚至有所增加。他建議賴政府應該把握這些有利於兩岸發展的因素。

川普上任後「中美共管台海」不再,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趙建民11日受訪表示,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川普上任後「中美共管台海」不再,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趙建民11日受訪表示,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北京 台海 台美 川普 美中關係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刪減經費施壓、挺巴示威學生遭逮捕 哥倫比亞大學動盪中結束學期

貨櫃船「全數歸零」!川普145%關稅效果驚現 美西港口爆空港景象

美中經貿會談…川普:取得重大進展 雙方友好達成「全面重啟」

川釋對中降關稅訊號 有進展就行…學者:6月前密集會商

相關新聞

下個被美拋棄盟友?川普明出訪中東跳過以色列 以當局陷恐慌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展開第二任期首次國是訪問,預計13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隨後也將拜訪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最愛戒嚴時代?羅馬尼亞「威權懷舊症」

對過去獨裁政治的偏好,稱為威權懷舊症(Authoritarian nostalgia),在世界各國屢見不鮮。這種症頭的特徵像是選擇性記憶——活在西奧塞古統治下的人們,只記得共產政權某些積極的部分,卻不願意承認發生的壞事,也有對政治無感的人,純粹只是懷念逝去的青春,錯誤地將共產政權和過去的歲月連結。

美中會談結束!美財長:取得實質進展 專家指1細節潑冷水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1日表示,美中官員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取得「實質進展」,這是華府與北京可能開...

韓保守派扶韓悳洙 放棄金文洙 國民力量黨陷內亂

南韓保守派最大黨國民力量黨十日放棄三日在黨內總統初選出線的黨籍總統參選人金文洙,並重啟提名程序。原本無黨籍的前代理總統兼...

91歲日本上皇明仁出院返家 診斷「無症狀心肌缺血」

日本上皇明仁本月稍早住院接受詳細的心臟檢查後,10日出院返回住處。掌管日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表示,診斷結果為「無症狀性心肌...

接受卡達贈送「空軍一號」將違憲?川普有法律漏洞可鑽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將訪問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3個中東富國,行前美國媒體披露,川普計畫接受卡達王室贈送的一架波音747-8「空中宮殿」豪華客機當作「空軍一號」使用,並在他即將卸任時捐贈給川普總統圖書館,供他卸任後使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