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委團結束訪美 盼軍購納入平衡台美貿易

涉嫌偽造罷免連署!國民黨台中黨部書記長等2人遭聲押

獨/新北4小學爆食安危機!飯有塑膠片、湯有蟲…學童餐後10分鐘腹絞痛

愛沙尼亞國會修法防堵俄滲透教會 總統認定違憲退回

愛沙尼亞國會4月初通過「教會與宗教團體法」修正案,要求宗教組織不得與敵對外國政權維持聯繫,並要求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與莫斯科牧首教區斷絕關係;然而總統卡里斯近日以違憲為由宣布退回該修正案。 美聯社
愛沙尼亞國會4月初通過「教會與宗教團體法」修正案,要求宗教組織不得與敵對外國政權維持聯繫,並要求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與莫斯科牧首教區斷絕關係;然而總統卡里斯近日以違憲為由宣布退回該修正案。 美聯社

愛沙尼亞國會4月初通過「教會與宗教團體法」修正案,要求宗教組織不得與敵對外國政權維持聯繫,並要求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與莫斯科牧首教區斷絕關係;然而總統卡里斯近日以違憲為由宣布退回該修正案。

愛沙尼亞國會日前推動修法,防止愛沙尼亞境內的宗教組織被用以煽動對國家、民族、宗教、文化或價值體系的仇恨與暴力。

根據該修正案,宗教機構不得由「對愛沙尼亞國家的安全、憲法或公共秩序構成威脅」的境外個人或組織領導。此外,該草案也規定,教會、宗教團體與修道院須於法案生效後2個月內修訂章程與運作方式。

不過,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近日宣布退回該修正案,突顯了國家安全與憲法保障的基本自由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

據愛沙尼亞公共廣播公司(ERR)報導,卡里斯透過聲明解釋,儘管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莫斯科牧首,確實破壞了他國的主權與民主,但該修正案過度限制結社和宗教自由,與憲法保障的自由衝突。

他指出,修正案的模糊禁令恐引發法律爭議,甚至可能擴及其他結社自由,包括政黨的活動。卡里斯強調,現行法律已有監督宗教組織的工具,問題在於執行力道而非法律不足。

卡里斯並援引刑法指出,協助外國進行敵對行動與散播虛假訊息已屬刑事犯罪,且法律已有懲處支持侵略行為者的依據,無需再以立法限制宗教活動。他也提醒,此類禁令可能對言論與信仰自由產生寒蟬效應,對民主社會不利。

愛沙尼亞內政部長塔羅(Igor Taro)在卡里斯宣布決定前表示,無論總統是否簽署該修正案,宗教團體與敵對境外勢力的關係問題都將持續被關注。他強調,不讓宗教信徒受制於敵對政權是基本原則。

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則對卡里斯的決定表達感謝,認為這肯定了教會目前的立場與運作方式。

依愛沙尼亞憲法,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1次退回權,國會可以進行修改或再次提交相同法案。若國會再次通過相同法案,總統則必須頒布該法律或將其提交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

俄羅斯 愛沙尼亞 憲法 法律

延伸閱讀

駁獨裁說 張惇涵:總統426當天與謝國樑同台還致謝

川普提2026預算 大砍援外與綠能等非國防支出

馬斯克淡出DOGE後盼國會接續改革 特斯拉董事長否認想換掉他

南韓前總理韓悳洙宣布參選總統

相關新聞

美中台博弈/舊冷戰的「4教訓」會成美中新冷戰準則?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80周年,二戰結束後雖仍有美蘇冷戰對峙,但最終蘇聯瓦解,中國改革開放。可是如今全球又陷入混亂與衝突之中,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美中衝突,然而大家往往認為既沒有到冷戰的程度,又夠不上二次大戰的熱戰。 然而在美東時間4月2日「解放日」之後,中國與美國在關稅上越來越對立,貿易關係恐怕將因此斷絕,這次的關稅貿易戰,很可能會導致中美之間經濟的正式「脫鉤」(decoupling)。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從舊冷戰的四個教訓,探究中美之間局勢,為何已越來越像「新冷戰」。

【專家之眼】韓國政壇情勢動盪 審慎防範外溢效應

自從2024年12月3日當時韓國總統尹錫悅面對國內政治風潮,出人意外地發布全國戒嚴令,但旋即在國會踢到鐵板遭致議決解除戒...

韓惪洙參選 南韓「反李在明大聯盟」加速整合

韓聯社二日報導,無黨籍的南韓前代理總統兼國務總理韓惪洙當天宣布參選總統,加速保守派內部「反(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

影/連結爪哇島海底電纜故障 印尼度假勝地峇厘島多處突然大規模停電

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表示,度假勝地峇里島的多個區域於當地時間2日下午4點左右發生停電,干擾了旅遊、商業與公共服務。...

智利地牛翻身!發生規模7.5強震 民眾震撼、當局發布海嘯警報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公布數據,智利當地時間2日傳出規模7.5地震,震央距離該國南部、阿根廷烏斯華雅鎮約219公里...

TikTok承認將歐洲用戶個資傳至大陸 愛爾蘭出手重罰184億元

熱門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因將歐洲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傳送至中國,且未能保證這些資料不可被中國當局讀取,今天遭歐洲聯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