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幼海嘯/全數招滿 熱門幼兒園「軟實力」打動家長

越戰結束50年:橙劑毒害殘留至今,美國不負責?

又一專家指證性虐待!精神醫作證:「剴剴」眼神空洞、有憂鬱症

加國大選落幕 智庫籲新政府放棄外交模糊「支持台灣」

加拿大總理卡尼(中)率領自由黨贏得國會大選,廿九日在渥太華競選總部慶功。(美聯社)
加拿大總理卡尼(中)率領自由黨贏得國會大選,廿九日在渥太華競選總部慶功。(美聯社)

加拿大聯邦大選結束次日,加國智庫「麥唐納-勞里埃研究所」發表最新報告,呼籲加拿大重新思考「一個中國」政策,放棄外交模糊的假象,大聲支持台灣主權和民主韌性。

這份報告由麥唐納-勞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資深研究員、人類學家及東亞事務專家史國良(Scott E. Simon)撰寫,內容從多個角度探究為何加拿大必須支持「韌性台灣」。

史國良在報告中提出警告,「有朝一日,任何有關『一個中國』的討論,可能都不再是外交禮節,而是涉及安全風險。」

MLI在發布報告的新聞稿中強調,時機緊迫,「風險正不斷增加,現在是制定政策的時候,不能只是作作樣子。」

MLI指出,幾十年來,加拿大的政策制定者有關兩岸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在「走鋼索」,加拿大「認知」(acknowledge)中國對台灣議題的立場,但不為中國立場「背書」。不過,這政策始終是「以和平為前提」,在北京對台軍事威脅不斷升級、持續對台虛假宣傳和經濟霸凌之際,「幻想已粉碎」。

MLI報告強調,維護區域和平、維護國際法治、保護小國利益免受大國侵害、確保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可靠成員,符合加拿大利益。

MLI指出,這不是支持台灣獨立,而是為了捍衛民主,以明確的外交政策,維護加拿大國家利益。史國良認為,台灣已根據國際法行使主權國家職能,加拿大的政策可以在不違背過去承諾的情況下,持續發展,並大聲宣揚。

MLI報告敦促加拿大採取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加拿大在台灣海峽的海軍行動,擴大加拿大對台灣的外交和經濟影響力,同時與其他一樣在抵制北京脅迫的印太地區盟友,進一步深化關係。

報告也呼籲加拿大通過類似美國「台灣關係法」的立法,保護與台灣有關連的加拿大個人和公司。報告強調,保持沉默,只會增強中國勢力,削弱加拿大作為民主價值捍衛者的信譽。台灣是貿易、科技和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合作夥伴。加拿大不能任由自己的未來,成為「別人的地緣政治遊戲的籌碼」。

MLI明天將與駐加拿大代表處合辦「重新思考『一個中國』政策」研討會,深入探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的歷史背景、法律框架及地緣政治影響。

加拿大 北京 台灣關係法

延伸閱讀

加國大選 執政黨勝出

美智庫訪民進黨 關切國防預算刪減對台安全影響

介選加國? 北京批前香港藝人出身的候選人遭「出征」

川普100天/加大選 川普:投給能讓加國成美國一部分的人

相關新聞

越戰結束50年:橙劑毒害殘留至今,美國USAID預算刪減導致清理工作停頓

2025年4月30日是越戰結束的50週年,然而至今數百萬的越南人仍面對著50年前美軍在越南土地施下的橙劑(Agent Orange)殘留物影響——越戰期間,美軍在越南噴灑超過7,200萬公升的落葉劑,當中一半超過是橙劑,成分含戴奧辛(Dioxin,又稱二噁英),對越南當地環境的破壞、留在當地居民身上的健康影響,一直留到了如今。原本美國政府從1991年開始採取行動幫助清理殘留橙劑、援助受影響者,但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資金,也導致相關工作陷入停頓。

開戰倒數?印度最快24小時動武 巴基斯坦警告1情況恐祭出核武

巴基斯坦資訊部長塔拉爾(Attaullah Tarar)30日表示,該國掌握可靠情報,顯示印度可能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

川普百日民調創新低 團隊士氣高:水面下還有很多魚雷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9日上任第100日當天,將赴密西根州宣揚他的政績,主打驅逐無證移民的成果。川普在前一天又簽署了3項有關移民的行政命令,顯示他要進一步掃蕩非法移民的決心。華盛頓郵報報導,儘管川普的民調支持度創新低,川普的執政團隊仍鬥志高昂,將繼續推動其意圖徹底改變美國的政策,重點放在移民、關稅與和平協議,可能會有些微調,但仍準備貫徹到底。...

美要求商船過運河免費 巴拿馬:須提供服務費補償

儘管巴拿馬已經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並與美國簽署新的安全合作備忘錄,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卻加碼...

節慶前夕!瑞典一間髮廊又傳槍擊案 至少3死

根據警方說法和媒體報導,瑞典1家髮廊今天發生槍擊案,至少造成3人死亡,讓這個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因槍枝暴力事件引發的恐慌加劇

北韓最新驅逐艦首試武器系統 金正恩下令配備核武

北韓官方媒體今天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下令採取行動,加快為海軍艦艇配備核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