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檢調兵多路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被搜索 鎖定偽造連署案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立陶宛首都緊急撤離計畫 道路瓶頸成最大挑戰

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立陶宛對自身可能成為俄國下一個目標的憂慮日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府近日公布撤離計畫,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有序撤離市民。圖為維爾紐斯市市景。中央社
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立陶宛對自身可能成為俄國下一個目標的憂慮日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府近日公布撤離計畫,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有序撤離市民。圖為維爾紐斯市市景。中央社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府近日公布緊急撤離計畫,指引市民在軍事威脅、核事故或其他重大緊急情況下有序撤離。然而,由於道路瓶頸問題,全面撤離恐面臨嚴重交通壅塞挑戰。

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立陶宛對自身可能成為俄國下一個目標的憂慮日增。立陶宛與俄羅斯的盟友白俄羅斯有長達679公里的共同邊界,而首都維爾紐斯位於國境東南部,距離白俄邊界僅約30公里,一旦局勢惡化,恐在短時間內即遭受攻擊威脅。

根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維爾紐斯撤離計畫的路線分為3個主要方向,包括向北通往帕內韋日斯(Panevezys)及希奧利艾(Šiauliai)、向西前往克萊佩達(Klaipeda)及考納斯(Kaunas),以及向南朝阿利圖斯(Alytus)與波蘭邊境移動。

維爾紐斯市府表示,屆時將透過警報系統或緊急簡訊通知民眾撤離。居民需攜帶事先準備好的緊急避難包,並選擇自行駕車或由市府安排的交通工具撤離。依賴市府交通安排者,需前往所在行政區內指定的集合點,每區約設有2至3所學校或幼兒園作為集合地點。

根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市議員暨國防專家納維斯(Aurimas Navys)指出,居民應事先規劃撤離方式,思考是否需要協助、能否自行撤離,甚至考量徒步離開的可能性。

然而,市府坦言撤離期間恐將出現交通瓶頸。無論起點在哪裡,所有撤離的車流最終都會匯聚至少數幾條主要幹道。

納維斯市府說,維爾紐斯只有3個方向可以撤離,並強調緊急撤離計畫是根據現有基礎設施擬定,反映實際條件。

當局警告一旦需要進行全面撤離,交通勢必嚴重壅塞。警察局長保拉斯卡斯(Arūnas Paulauskas)表示,屆時將部署額外警力,並停用交通號誌,改由人工指揮車輛以維持交通流動。

前市長左卡斯(Artūras Zuokas)則批評該計畫「侮辱常識」,認為道路原本就無法負荷如此大規模撤離。他指出,在核事故或軍事威脅下,人們恐怕只能穿越田野逃生。

現任市長本昆斯卡斯(Valdas Benkunskas)認為,應優先改善5個主要交通瓶頸路段,但同時坦言興建橋樑或拓寬道路成本高昂,需經繁複程序,相關工程將耗時數年,且中央政府支援不足。

退役軍官安塔奈提斯少校(Maj. Darius Antanaitis)表示,雖然該撤離計畫從軍事角度看仍有不足,但市政府完成風險評估、明確了解撤離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維爾紐斯市人口約54萬人,根據市政府的預估,撤離全體居民約需要2至3天的時間。

白俄羅斯 立陶宛 風險

延伸閱讀

立中重啟外交對話 立陶宛強調台灣代表處名稱不變

美軍裝甲車墜入立陶宛沼澤 最後1名官兵遺體尋獲

美軍裝甲車墜立陶宛沼澤確認3死 仍有1人失蹤待尋

美軍4士兵在立陶宛訓練喪命 疑車輛掉入沼澤中

相關新聞

李在明獲黨內提名 再戰南韓總統

南韓共同民主黨前代表(黨魁)李在明廿七日以百分之八十九點七七的壓倒性得票率,在黨內總統初選勝出。這是他相隔三年再度參選總...

伊朗商港驚爆增至40死逾千傷 24小時後大火尚未撲滅

伊朗最大商港沙希德拉賈伊港昨天發生大規模爆炸起火,南部霍爾木茲甘省官員今天更新傷亡統計時指出,死亡人數增至至少40人,並...

溫哥華汽車衝撞至少11死 嫌犯有精神病史排除恐攻

加拿大警方今天指出,西部溫哥華巿昨晚發生有精神病史男性駕駛運動休旅車(SUV)衝撞菲律賓人社區節慶活動人群事件,至少造成...

美戰略模糊已死?學者:台灣陷川普不確定性 建議勿自比烏克蘭

印度裔學者胡莎娜(Sana Hashmi)27日在國會山報(The Hill)撰文,以「不可或缺或可有可無?台灣在川普時...

喊西方再度偉大的女版安倍晉三 會川普能擦出什麼火花

4月30日是川普就任100天,這期間他會見的國家領袖不算多,其中他4月17日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白宮的會談,別具地緣政治意涵。梅洛尼有「女版安倍晉三」的稱號,說明她對於跟川普打交道很有一套。跟其他高層會談相比,這場會談的意義和成果為何?

睡滿7小時有獎金!日企推睡眠福利 是壓榨的變相包裝?

日本企業大推「睡眠福利」,背後藏著的是每年3.5兆元的經濟損失危機。從睡飽獎金到站立午睡亭,各種奇招搶救生產力,但關懷的表面下,日本人依舊處於工時過長的殘酷現實。睡眠補救行動究竟是貼心福利,還是壓榨的變相包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