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澤倫斯基今赴白宮會川普!3大重點一次看 割地止戰是談判焦點

高雄林園10樓建物清晨火警 火勢撲滅驚見2男1女焦屍

賴總統:2030年前編9000億投入淨零

賴清德總統昨天出席台北榮總舉辦的「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致詞時表示,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推動能源、產業與生活三大轉型。記者林伯東/攝影
賴清德總統昨天出席台北榮總舉辦的「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致詞時表示,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推動能源、產業與生活三大轉型。記者林伯東/攝影

極端氣候衝擊各衛生醫療體系,台北榮總、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昨舉辦「院長永續講堂」,總統賴清德出席時表示,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制定二○五○年淨零排碳目標,預計於二○三○年之前,編列九千億元,盼帶動民間共同投資新台幣四兆元,讓能源轉型更安全,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

賴清德表示,政府整合跨部會,推出「健康台灣五大支柱」,希望強化永續醫療生態,醫界攜手前行,讓民眾從日常就醫中真切感受永續醫療的溫度與價值。更重要的是,全台灣二三五○萬人能夠活得久、活得健康、活得快樂,這是跨黨派、跨族群、跨地域的全民運動。

在五大支柱中,「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與永續、ESG等議題有關,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說,這是五年期計畫,總經費四八九億元,涵蓋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多元人才培育、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等,希望醫界提出創新提案,鼓勵降低碳足跡,朝著綠色醫療轉型。

「守護國人健康,也要守護地球的健康。」賴清德說,除了颱風或短時強降雨帶來的水災,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還可能帶來熱浪、氣溫上升等,嚴重影響傳染病傳播、糧食安全等,對健康、生活、生存影響更大。前總統蔡英文曾宣示「二○五○年淨零排碳」,這是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不會因為時空轉變、地緣政治變化而有所改變。

賴清德表示,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制定二○五○年淨零排碳目標,包括二○三○年較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八加減百分之二,另有能源、製造、住商、交通、農業、環境等六部門提出行動方案。再者,健保總額持續成長,今年編足癌藥基金一百億元,用多少、補多少。

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以「台北榮總ESG: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發表醫院永續成果,北榮重粒子中心是「吃電怪獸」,一年電費三千多萬,為此,著手降低用電度數,包括更換燈具、冷水主機等,院內上半年總用電度數五千多萬度,較去年同期減少三百多萬度,降幅百分之五點八五。

腹部磁振造影檢查排碳量、用電度數,超過電腦斷層的一倍,為超音波卅三倍,北榮強調,如可使用超音波檢查,就不安排磁振造影。

賴清德 淨零 排碳量

延伸閱讀

影/宣傳反惡罷 朱立倫:呼籲賴清德總統拼經濟比較重要

喊話賴清德「收手吧」 盧秀燕:民進黨已成民主退步黨

用反罷免告訴賴清德和民進黨拚經濟 朱立倫籲這類人要站出來

批民進黨823公投不論述、宣傳熄火 黃國昌喊賴清德出來辯論

相關新聞

卓內閣舉債將破兆 在野憂衝擊社福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將於廿一日行政院會拍板,受新版財劃法下放中央財源影響,明年舉債額度上看三四○○億元,若再加計風災、...

誰戰黨魁? 盧秀燕「媽媽按讚」 朱立倫擁抱回應

國民黨主席將改選,被視為熱門人選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傳出考慮不接棒,她昨與黨主席朱立倫在藍營立委楊瓊瓔的反罷造勢同台,特別牽...

原民沒有秘密投票權?全台逾2000「一人投票所」 投票即亮票壓力山大

不記名投票是維持選舉不受外力干擾的重要方式。但根據審計部報告,全台有逾2000所投票所,因為只有一名原民選舉人,導致該選...

林岱樺被挖祖墳式攻擊 綠憂脫黨危機...南台2都恐變天

726大罷免大失敗,823公投併罷免也有挑戰,民進黨恐面臨一個月內接連「大挫敗」。然而,民進黨內壓力持續悶燒,對於2026選戰在即,黨主席賴清德高度集權與「不談選舉」紅線,使黨內溝通斷裂,派系舉步維艱。甚至綠委林岱樺案被「挖祖墳式」攻擊,凸顯內鬥白熱化,最令綠營內部憂心是,南台灣兩都若處理不好,不排除引爆「脫黨」危機,民進黨恐將失去絕對優勢的南台灣選區。

【總編開箱】從雙普會 台灣看到了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後,各國關注俄烏戰爭是否有機會畫下句點,歐洲主要領袖聯袂接著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到白宮會晤川普,各界都想知道雙普間對於這場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打算如何解決,過去幾年選擇親美抗中的民進黨政府、常拿烏克蘭對比台灣,雙普會的發展,對當今執政者無非是敲響一記警鐘。

一人投票所怪象 投票即亮票

不記名投票是維持選舉不受外力干擾的重要方式。但全台有逾兩千所投票所,因為只有一名原民選舉人,導致在唱票時形同記名投票,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