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惑男友內褲少…外籍女震驚「一天一換」 網揭台人習慣:很正常

分次結帳拚中獎?國稅局示警:這種發票中獎也沒錢拿

被爆溫馨接送已婚女主播徐韻翔 新光副院長洪子仁澄清:無逾越社交分際

觀察站/罷免重傷、出訪受挫 賴清德處境史上最艱困

賴清德總統原計畫八月初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等友邦,但傳出美方對允許賴總統此行猶豫不決,行程恐生變。圖為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前排左三)日前公開會晤外交部長林佳龍(前排右三)。圖/取自林佳龍臉書
賴清德總統原計畫八月初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等友邦,但傳出美方對允許賴總統此行猶豫不決,行程恐生變。圖為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前排左三)日前公開會晤外交部長林佳龍(前排右三)。圖/取自林佳龍臉書

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總統目前內外交逼。除了在國內及黨內面臨被追究罷免失利責任,原定八月出訪計畫也因美方疑慮恐生變。

賴清德總統不是唯一一位在過境外交受挫的元首,但賴總統出發前面臨的處境,恐怕是史上最為艱困。在內外不利因素下,總統府昨天回應「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形同用風災、關稅和區域情勢,給自己一個下台階。

賴總統將過境美國定為今年度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件「最重要的小事」在美、中追求進一步接觸的大環境下,恐怕已淪為美國總統川普所謂「有用的籌碼」;或者說,川普在賴過境一事上更看重北京的感受。無論是川習會、美中貿易談判、稀土或磁鐵,對於川普的吸引力,都比賴總統過境美國大得多。

為了過境美國,我方官員已展開一段時間的前置作業,過程中,我方態度十分積極,但美方態度搖擺,增添全案不確定性。

彭博資訊報導也稱,台灣官員直到上周稍晚都沒有獲得美方開綠燈,使賴總統出訪計畫陷入混亂。

賴出訪消息剛曝光時,獲得在紐約過境的待遇;紐約是我國總統過境美國目前能得到的最佳待遇,若順利成行,可以解讀為賴總統的執政獲得美方肯定。

進一步分析所謂的美方態度,在交涉過程中,友台的美國官員依然希望能促成過境慣例,但大家都深知最後決策者是川普,也忌憚於川普的反覆多變。

此事繫於川普一人之手,哪怕國務卿魯比歐再怎麼友台,也不會違逆川普和川普正在下的美中棋局;和九年前川蔡通話不同的是,今日的川普更加看重北京的態度,也深知台灣是北京最敏感的議題。

對美國來說,台灣總統過境有其慣例,或許是小事,但在北京眼裡,這是天大的事,而台灣在夾在美中台的三角中,以及台灣的國際處境而言,過境往往比出訪本身更為重要。

賴面臨美中台逆風格局,加上國內大罷免大失敗,不僅重傷民進黨士氣,也讓賴的領導威信受到挑戰。出訪生變、過境受阻,影響的層面不會是單純出不去,當前正在談判的台美關稅,以及未來三年的台美關係甚至兩岸關係,都可能受到衝擊,需要賴總統提高警覺,再徐圖進展。

延伸閱讀

預告縮短俄國50天最後通牒 川普:對普亭非常失望

林右昌請辭 趙少康:賴清德不要一意孤行 趕快停止823罷免

台灣恐淪美中談判美讓步籌碼?彭博:川普政府爭論是否允許賴清德過境

罷免全軍覆沒…呂秀蓮喊話賴清德「聽人民的聲音」 提改組人事、開國是會議

相關新聞

為823罷免止血 傳卓榮泰普發現金不提覆議 政院未證實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新增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最晚要在7月31日決定是...

傳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裴洛西:危險的訊號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拒絕賴清德總統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美國聯邦眾院前議長、眾議員裴洛西(Nanc...

外傳他點頭同意將宣布參選宜蘭縣長 林國漳驚曝:我一點都不想選

誰要代表民進黨參選下屆宜蘭縣長?外界盛傳,宜蘭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經勸說後已經點頭同意,將在最近宣布參選,引發政壇...

傳美不讓賴清德過境 陳玉珍:單方面跪舔反得不到尊重

賴清德總統出訪行程生變,遭外媒指是美國不同意過境所致,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感嘆,有時候單方面向一邊跪舔,反而得...

普發現金政院不覆議 侯友宜:人民在苦難中趕快執行

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定不提覆議,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立法院通過普發現金案子「該做的就趕快去做吧」,他覺得...

延會到831被批 王鴻薇:民進黨只想放暑假 無視人民痛苦

立法院本會期延會到8月31日,為史上最長延會,民進黨方面批延會毫無必要。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今日表示,民進黨立委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