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日本全牛齡肉品 食藥署長姜至剛:願當食安領頭羊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起開放日本全牛齡肉品進口,修正日本牛肉進口規定,是食藥署長姜至剛上任第一天就簽署的文件,他日前曾表示上路沒有時間表,如今正式上路引發質疑。姜至剛表示,食藥署秉持「安全與安心並重」,向民眾揭露風險評估細項內容,希望民眾跟隨食藥署腳步,面對日常生活每天的食品安全。
姜至剛隨團赴瑞士日內瓦,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相關活動,轉機途中仍關切日本全齡牛進口一案。他表示,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涵蓋風險溝通、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三者缺一不可,食藥署已完成完整評估,為民眾把關風險,讓民眾能以平常心面對食安,自己願當一位「食安署長」,也要當食安領頭羊,「若連這點都做不到,就對不起國人。」
日本牛肉占進口牛隻1.4%,根據食藥署,日本全齡牛評估報告與實地查廠報告,已全數發布食藥署網站,一切公開透明,經風險評估分析換算,每1億5000萬人口食用,僅1人暴露風險中。日本最後一例狂牛症發生於15年前的2009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已認定日本為風險科忽略國家,所有部位均安全,與均可貿易。
姜至剛說,面對食品安全,各界需有共同語言,科學分析是食安評估基礎,自己透過數字計算風險,是自然科學;民眾的關心則涵蓋社會科學理念,自己都放在心裡,理解並體會家長、民眾心中對食品安全的擔心,但回到管理執行層面,必須依照國際科學標準行事,否則會亂了章法,「變成署長說開放就開放、說不開就不開」,失去客觀標準,反而無法為全民守護食品安全。
「連我都感到心虛,如何協助國人,我需要堅定把看到的科學實證,向國人揭露,轉換為民眾心中的安全、安心。」姜至剛說,安全、安心四字,是自己在食藥署長任內,最希望與國人共同努力的目標,本次開放日本全齡牛進口,其實並無任何政治特性,但自己能理解國人有許多恐懼擔心,也很不捨,希望透過說明,讓民眾了解食品安全,自然可把安全轉換成安心,放心面對每一天吃下的食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