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宣布 輝達台灣總部在北士科

聯營航班失靈?長榮賣票土航不認 旅客伊斯坦堡驚魂

黃仁勳北流演講:十年後回頭看…AI已融入一切 不可或缺

三黨不過半當家鬧事、大罷免僵局 學者建議應思考倒閣

第11屆第一會期,立法院會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即爆發劇烈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11屆第一會期,立法院會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即爆發劇烈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就任將屆滿周年,面對國會三黨不過半及大罷免僵局等,未來三年該如何解?學者指出問題還是在制度,整個體制「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在野未來應思考倒閣並多數黨組閣;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也說,關鍵在憲法中的矛盾,尤其罷免至上制度應好好檢討,才能化解僵局。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特聘教授、前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分析,我國制度「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目前是偏向總統制的混合制,其實就世界各國經驗來看,總統制除美國外都不是很成功,2024年結果為三黨不過半後,就制度上來看就注定是亂局。

張其祿表示,政治僵局在學理上,執政者是少數,那就應分享權力,跟國會多數聯合執政,或找一個小在野黨合成多數也可,但目前卻選擇採取衝撞的方式,用政治策略取代制度上該做的作為。

張其祿表示,朝野理當都要有「毀滅性武器」,透過倒閣、解散國會將執政權交給多數或重選出新的多數,但執政者看準在野經不起如此風險,所以僵局持續,「這真的有點沒救」;如今執政黨透過大罷免不對稱作戰,以凌遲方式削弱在野陣營力量,未來發展還是要看大罷免結果。若成功,就讓體制重回一致政府(unifed govemment);若失敗,代表執政者花快一半任期還同樣結果,對執政黨是超級重挫,但政治攻防反而會更激烈,國會也恐繼續亂下去。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認為,目前看來倒閣並解散國會仍是解決僵局最好方向,其實倒閣的用意不是只有讓行政院長下台,而是多數黨爭取組閣權,若執政者仍不願讓多數黨組閣,那就倒閣到執政者願意為止,或執政者也能透過解散國會爭取多數,所以重點還是在民心,政黨有民意支持,根本不用害怕倒閣或解散國會。

蘇子喬分析,現在看來國民黨、民眾黨已比過往更有默契,未來也能再思考是否透過倒閣、解散國會追求組閣,畢竟制度上有此空間,實際上也應有想像空間,應設法說服民眾說服、形成輿論;若持續維持現況,即便藍白多數,通過眾多法案,行政部門因有一定裁量權,也未必落實執行,所以體制運作上仍應行政立法一致是最好。

林濁水表示,國會亂成一團、朝野互鬥一年多,最大的關鍵還是現行憲法是部拚裝車,三權分立制衡、五權平等和直接民權三種都有,且部分互為矛盾,若根本制度矛盾不解決,未來三年的朝野互鬥還是會沒完沒了。

林濁水指出,現朝野衝突都源自於行政立法間互動出現僵局時,沒有一個解套機制。若在總統制國家,總統有否決權,一經否決國會就幾乎很難翻盤,一翻兩瞪眼,大家可以暫時告一段落;內閣制、雙首長制同樣都有配套機制,我國憲法中沒有,剛好只剩下孫中山的罷免至上主義,於是被朝野拿來鬥得沒完沒了。林濁水建議,罷免至上制度,這是全世界都沒有的,還是要從制度上好好檢討,才能化解僵局。

倒閣 國民黨 大罷免 林濁水 民眾黨

延伸閱讀

再談大罷免 鍾東錦:因藍白刪預算而起是「假話」

罷藍委2階估30人 醫示警:大罷免得逞恐清洗台灣

支持倒閣 謝龍介:國民黨禮讓區域換民眾黨挺

倒閣救大罷免? 林濁水:重選國民黨勢必哀鴻遍野

相關新聞

因為是藍營所以不借場地? 國軍英雄館喊冤:真要整修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日前向台北國軍英雄館附設軍友餐廳,租借今天(18日)一樓大廳辦理政策說明會,結果卻被告知取消。國軍英雄館...

賴清德「併購說」比喻兩岸關係 綠:勿斷章取義帶風向

賴清德總統接受專訪時以「大公司併小公司」比喻兩岸關係,遭藍營批評已開好統一條件。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批評,在野斷章...

【重磅快評】林昶佐出使芬蘭 何時停藥給問嗎?

前立委林昶佐將出任駐芬蘭代表,連日來的討論沸沸揚揚,林昶佐果然是閃靈,未見回應,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終於證實這項人事案,並...

賴總統兩岸併購說 凌濤質疑準備賣台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專訪時提出大公司、小公司的「兩岸併購論」比喻兩岸關係,等著對岸提出好條件來談。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侯友宜談賴清德執政周年 他說:別政治惡鬥,做人民要的事

針對本報最新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僅37%,不滿意達53%,新北市長侯友宜今視察新北市土城中央路1、2段人行道整體...

林昶佐出任芬蘭代表 吳思瑤:獻上最高祝福

傳前立委林昶佐將接任駐芬蘭代表,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證實人事案辦理中。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她想給林昶佐最高的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