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殺害花蓮女師凶嫌落網 警帶回住處找凶器

讀懂題目比計算難!114會考數學試題解答看這 表格、比例題目多「考驗耐心」

114會考國文解答出爐!白話文題目偏易 考生嘆文言文考題「讀起來吃力」

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就職 陳建仁:盼良十四世訪台

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台灣前往梵蒂岡參加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中央社
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表台灣前往梵蒂岡參加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中央社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將代表台灣出席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他昨晚受訪表示,盼教宗有朝一日能來台灣訪問;他也在西裝別上「Team Taiwan」(台灣隊)胸針,呼籲朝野在外交上應團結一致,讓台灣成為國際堅強團隊。

陳建仁、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昨天下午搭機抵達羅馬,旋即前往羅馬本篤會修院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並在晚間與在梵蒂岡的台灣神職人員餐敘。他在晚宴前接受媒體聯訪,談到此次擔任總統特使參加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的使命。

陳建仁表示,這次總統賴清德特別指示他,代表賴總統、副總統蕭美琴向良十四世致上最高敬賀之意,盼台梵繼續加強邦誼,一起努力促進世界和平、維持社會公義,向弱勢團體提供更好照顧,並期待兩國在人道救援能有更多合作,共同珍惜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

陳建仁表示,賴總統很關心台梵關係是否能更上層樓,讓彼此有更多互信,增進邦誼。

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選擇此一名號,意在推崇已故教宗良十三世的精神。陳建仁昨天下午參加「為台灣祈福」彌撒,舉行地點本篤會修會的土地正是教宗良十三世所贈,促成與新教宗另一巧妙連結。

這場彌撒由新竹教區主教李克勉主祭,台中教區主教蘇耀文、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旅義台灣神父徐千邦、吳孟哲,及在台求學多年的日籍神父山口聖智共祭。

篤信天主的陳建仁表示,這場祈福彌撒首先為良十四世祈禱,盼新教宗帶領教廷、全球天主教會、友好國家,合作照顧勞工、移工難民、弱勢,也祈禱天主讓新教宗在任內,使教廷得到全球重視,成為道德與促進和平的領袖。

陳建仁說,彌撒第二重點是為台灣的和平安定祈禱,希望在台灣大家互相幫助、和好共處,使台灣蓬勃發展、經濟繁榮,對亞太和平穩定扮演關鍵重要角色,跟理念相同國家共同發展。

陳建仁說,彌撒還為所有主教、神職人員、教友祈禱,希望天主教在台灣更蓬勃發展,不論在教育、文化、醫療、弱勢照顧方面,都能更加精進,讓台灣民眾更有感。

陳建仁表示,彌撒最後為在教廷工作的外交人員祈禱,盼他們成為台梵橋梁,使兩國邦誼永固,有更好的外交溝通,「當然很盼望教宗有一天能來拜訪台灣 ,讓台灣所有天主教徒都能感到教宗對台灣的關愛。」

陳建仁、吳志中今天都在西裝上別著「TEAMTAIWAN」別針,陳建仁夫人羅鳳蘋外套也有大大TAIWAN字樣,展現超高識別度。陳建仁受訪時大方展示別針,他強調台灣需要變成一個很堅強的團隊,在國際活動上朝野應該團結一致,此外,台灣希望跟全世界友好國家組成自由民主團隊,一起促進世界和平、經濟繁榮、照顧弱勢。

教宗 良十四世 陳建仁

延伸閱讀

總統府發布總統令 特派陳建仁為慶賀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特使

美明年退WHO將帶來衝擊 陳建仁:台灣可幫助很多國家

是否出席教宗就職彌撒? 陳建仁:未接到任何指派

影/美退出世衛帶來衝擊 陳建仁:全民健康覆蓋確實重要

相關新聞

全國中正路改名?內政部已委託研究 將與地方政府溝通

賴政府力拚「去蔣」,內政部指出,現行列管的威權象徵為塑像、遺像及命名空間共941筆,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已處置2...

因為是藍營所以不借場地? 國軍英雄館喊冤:真要整修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日前向台北國軍英雄館附設軍友餐廳,租借今天(18日)一樓大廳辦理政策說明會,結果卻被告知取消。國軍英雄館...

重返母校訪問 蔡英文:台灣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前總統蔡英文刻正訪問英國,她今(18日)在臉書分享自己重返母校倫敦政經學院(LSE),而正是LSE的培養,讓她成為稱職的...

蹭黃仁勳?趙少康批賴清德丟臉:世壯運開幕做這事更漏氣

世壯運昨晚大巨蛋開幕,因北市府最後才曝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擔任火炬手,原本表達不出席的賴清德總統,派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引發...

「扛女兒繞場」 李四川秀1照曝世壯運開幕感動網讚定海神針

世壯運昨開幕圓滿完成,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在臉書貼出一張照片,表達對昨天開幕的感動。李四川說「你有看過爸爸肩上扛著女兒繞場...

設運動部推動體育風氣 也該關心世壯運吧?

近日雙北合辦世界壯年運動會,總統賴清德原本表示另有要公不克出席,但在公布聖火代表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後,卻大轉彎派副總統蕭美琴出席。賴政府將運動部9月掛牌視為重大政績,賴總統本人也喜愛棒球,這樣的矛盾態度令人費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