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13萬人連署附議虐童致死可判死 翁曉玲籲法務部提對案

有13萬名網友,在網路政策參與平台,因「剴剴案」,連署附議「虐童者最重判死」,被法務部正式回應不予採納。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批,法務部不提修法對案是卸責,法務部應提修法,而非消極不作為,待法律修正通過後才放馬後炮,批評修法不當。
近期「剴剴案」引發台灣社會眾怒,故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虐童致死者應處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或死刑。同時提議修法,對於凌虐未滿16歲之人,最重可處20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該提案獲超過13萬民眾附議,不過法務部昨日正式回應不予採納。因而有網友抨擊,「台灣真是虐童、詐騙的天堂」。
翁曉玲表示,法務部不提出修法對案是卸責。法務部明明知道,現在多數民意對凌虐兒童致死的行為深惡痛絕,因此多數立法委員想要修法加重刑責,法務部應該尊重最新民意,並且提出適合的修正法律建議,而不是消極的不作為,等到法律修正通過後再放馬後炮,批評修法不當。
翁曉玲強調,法務部應該多展現司法專業的一面, 而不是只在政治上求表現,甘於淪為民進黨的打手,被民眾瞧不起。
國民黨立委、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吳宗憲說,他這邊會先開幾場公聽會,廣聽各界的意見,再來思考要怎麼修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