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貿易部長會議 經貿辦盼共迎3挑戰並爭取我入CPTPP

楊珍妮在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於5月15日與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會談,氣氛友好融洽。圖/行政院提供
楊珍妮在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於5月15日與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會談,氣氛友好融洽。圖/行政院提供

APEC貿易部長會議圓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天指出,面對全球經貿變局,台灣將與APEC成員攜手努力改善多邊貿易體制,並透過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共同邁向永續繁榮,彰顯台灣是可信賴且不可或缺的貿易夥伴。

會中,我方持續向CPTPP成員爭取展開台灣加入CPTPP的程序,並表達我國為提升供應鏈韌性之可信賴夥伴。此外,我國亦與美國舉行雙邊會談,就目前雙邊談判進展交換意見,並分享對深化台美經貿合作的期盼。

此次APEC貿易部長會議於5月15日至16日在韓國濟州舉行,我國代表團團長為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並偕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孫儉元、駐韓國代表處大使梁光中、經濟部及經貿辦人員與會。

經貿辦指出,今年APEC主辦國韓國將主題訂為「連結、創新、繁榮」,會員分別就多邊經貿體制面臨之挑戰、AI創新對貿易之好處及風險,及如何支持永續供應鏈發展分享經驗。

針對多邊貿易體制挑戰,經貿辦表示,包括我國在內均重申WTO改革的必要性及急迫性,並支持推進爭端解決機制改革及延長電子傳輸關稅暫免決議,促成WTO第14屆部長會議達成具體成果,以提升WTO在應對全球不確定性的能力。我國呼籲應聚焦改革WTO在監督與透明度、談判及爭端解決的3大核心功能,同時須確保各國產業補貼政策不會損及多邊貿易體系。

AI創新方面,經貿辦說,包括我國在內均支持運用AI促進貿易便捷,及加強討論跨境資料流通、智慧財產權保護及資訊安全等AI治理所帶來的挑戰。我國則分享運用AI科技以便利通關、促進貨物查驗效率之作法,並說明我正全力推動AI、半導體等五大信賴產業,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至於永續供應鏈,經貿辦提到,包括我國在內之多數會員強調區域合作對建立具韌性且永續的供應鏈系統至為重要,面對當前氣候變遷、疫情蔓延等全球事件衍生的永續性議題挑戰,公私部門應協力合作,才能達到有意義的綠色經濟轉型。

經貿辦續指,我國另點出,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是長遠繁榮的基石,將穩健執行碳定價措施、協助企業低碳轉型,以及推動循環經濟與產業國際化,打造台灣的綠色品牌,善用金融市場影響力,驅動整體社會的永續行動,並擴大綠領人才培訓量能。

經貿辦表示,我國期盼全體APEC成員,應共同面對數位轉型、全球環境變遷、多邊貿易體制功能不彰帶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展現解決問題之政治意願,以對亞太區域繁榮做出貢獻。

APEC貿易部長會議圓幕,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並偕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孫儉元、駐韓國代表處大使梁光中、經濟部及經貿辦人員與會。圖/行政院提供
APEC貿易部長會議圓幕,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並偕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孫儉元、駐韓國代表處大使梁光中、經濟部及經貿辦人員與會。圖/行政院提供

APEC 永續 經貿

延伸閱讀

中美在韓繼續談判 暫停多家美企稀土、投資禁令

核三終結轉型為恆春半島最大太陽光電場 鎮里長卻多挺延役

科技公司I轉型 軟體工程師面臨失業風險

APEC示警 亞太出口恐放緩

相關新聞

警告台海風險升高…華府智庫:北京看賴清德 更像陳水扁

「外交事務」十五日刊登華府智庫專家專文,指北京方面不認為賴清德總統是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執政,反倒更像前總統陳水扁,文章認...

卓揆稱施政分數在民心 藍轟執迷不悟

賴政府執政將滿一周年,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一年來的施政表現「分數都在民眾心中」,期許內閣團隊扮演港口「引水人」,讓國人...

新聞眼/又用「杯子蛋糕」哭窮 行動內閣淪為對抗內閣

賴政府上任將滿一年,行政院長卓榮泰面對內外變局,自詡「哪裡有問題就去解決」,而非只記得覆議最多;然而,外界對賴政府的印象...

冷眼集/賴總統算盤打盡 自斷與黃仁勳同台良機

賴清德總統一句「國政繁忙」不出席世壯運開幕典禮,昨得知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要參加,又急轉彎派副總統蕭美琴出席,還自圓其說與黃...

美對台6保證 跨黨派議員推正式入法

美國聯邦眾議員提出「對台六項保證法案」,要求將現行作為美國對台關係的指引規範的六項保證入法,且計畫建立國會審查機制。

亞灣給20%容獎 林欽榮被控雙標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前天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作證,林強調細部計畫不能給容積獎勵,形同指柯市府給京華城容積獎勵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