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兩友邦出席北京中拉論壇 外交部:事前都有掌握

台灣助美國AI一臂之力 俞大㵢:盼貿易談判及時有結果

駐美代表俞大㵢。聯合報系資料照
駐美代表俞大㵢。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駐美代表俞大㵢13日投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做美國在AI競爭中的夥伴,並期待台美關稅談判能有及時且有建設性的結果。

俞大㵢指出,川普政府在今年一月宣布「Stargate」的倡議,計畫擴大美國的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俞大㵢說,美國希望確保民主價值、創新和安全考量來推動AI的發展,勢必需要與信任的盟友建立強健的夥伴關係,而台灣已經準備好在這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俞大㵢表示,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基礎之上,台灣對全球AI的發展已經有很重要貢獻,尤其台積電的晶片支持世界許多AI的創新;台灣也針對AI基礎建設和超級電腦投資30億美元,強化台灣協助美國追求繁榮、安全和創新未來的能力。

俞大㵢指出,英業達集團近期才宣布投資8500萬美元,在德州興建AI伺服器生產基地;同時環球晶圓也計畫投資40億美元,在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生產半導體晶圓。

俞大㵢說,台美經濟夥伴關係非常強健,且還在成長中;台灣目前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比法國和印度都還要大,同時也是美國高科技投資的主要來源之一。俞大㵢指出,台灣現在逾40%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向美國,特別是針對AI、醫療科技和研究發展等項目。

俞大㵢提及台積電對美1000億美元的擴大投資,同時也提到輝達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計畫在亞利桑那和德州製造AI晶片,並與台積電、鴻海與緯創等台灣科技製造大廠合作,共同推動晶片與超級電腦產線落地美國。

俞大㵢說,台灣對美國經濟貢獻不只是在科技領域,台灣也承諾長期購買美國天然氣,包括阿拉斯加的天然氣;台灣也是美國小麥、大豆、玉米和牛肉等農產品的長期、可靠買家。

不過俞大㵢也指出,雖說如此,台灣仍是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唯一被雙重課稅的國家;俞大㵢認為,台美達成協議消除雙重課稅,將解鎖更多台灣的資本投資美國。

俞大㵢表示,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賴清德總統已承諾增加美國進口產品,也將處理非關稅障礙。

俞大㵢說,美國將台灣納入早期的關稅談判,顯示出台美經濟關係的強壯和戰略價值,期待這些討論會走向及時(timely)且有建設性的結果,為台美更加深化合作開道,尤其是在AI和其他先進領域。

俞大㵢並指出,全球超過一半的貨櫃船都穿越台灣海峽,台灣明白這個通道的戰略重要性,也致力於保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從2016年開始,台灣已經增加80%的國防預算,也在過10年中向美國軍購超過250億美元。

俞大㵢說,AI和科技競爭很重要,台灣已經準備好與美國合作,一同面對當今的經濟和戰略挑戰,也形塑一個由創新、公平和共享繁榮定義的未來。

俞大㵢 台積電 川普 賴清德 關稅

延伸閱讀

美中貿易休戰...美衰退機率降 仍將推升通膨「使Fed延後降息」

美中降低加徵關稅90天 專家嘆未來仍有變數…建議出口商能出盡出

「風險太大」關稅仍逾20% 美油氣、農產品短期難出口大陸

【即時短評】俞大㵢的自己滅火論 點出台美關係的現實與無奈

相關新聞

美中關稅戰暫停火!陸國務院正式公告 明起對美加徵關稅降至10%

在日前中美舉行經貿高層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後,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3日晚間,正式發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

美中經貿談判 若芬太尼能談好?台學者:當中20%關稅有機會下調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舉行後,雙方撤回四月以來對對方加徵的報復性關稅。台灣學者認為,目前美英、美中談判下,已能看到後續對等關稅...

台灣助美國AI一臂之力 俞大㵢:盼貿易談判及時有結果

我駐美代表俞大㵢13日投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做美國在AI競爭中的夥...

美中談判為何那麼快?學者分析背後原因 關稅戰把川普「打疼了」

美國與中國大陸在瑞士日內瓦的談判,出現重要進展,雙方大幅下降關稅,在美國執教多年的資深國際關係學者指出,「這就是一個階段...

甫宣布關稅停火...陸轉頭尋拉美「統一戰線」 反擊川普貿易戰

據美聯社13日報導,中國大陸正強化與其他國家的聯盟,以反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在北京與華府達成90日關稅停火協議的...

不怕像陸被加稅?這個超級大國準備反擊川普

根據提交給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文件,印度正評估對部分美國製產品開徵進口關稅,藉此反擊華府對鋼鐵和鋁產品祭出的關稅。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