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貴婦奈奈抵達北檢 被控吸金至少1億 下車不動聲色應訊

張淵翔40萬交保基檢抗告 林沛祥:抗告吃到飽羅織入罪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昨天請辭獲准的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涉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偽造文書,擅用戶政系統協助國民黨罷免連署,法官裁定40萬交保,基檢昨晚提出坑告。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

基隆地檢署偵辦罷免民進黨議員涉嫌偽造文書案,張淵翔坦承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偽造文書,擅用戶政系統協助國民黨罷免連署,前晚法官裁定40萬交保。基隆地檢署不服裁定,昨晚8點多已將抗告書送達基隆地院,地院表示將轉送高等法院分案。

林沛祥今天一早7點到基隆市中正、信一路口喜豬橋站街頭,請託民眾在他的罷免案投不同意票,針對基檢抗告,林說,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抗告自助餐」的手法,只要被駁回就一直抗告,總有一天會抗告成功,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讓人覺得司法有偏頗的狀況,不能用如此粗暴的手段,似乎司法是在保護某些人。

林沛祥批評,並非所有司法界都是偏頗、有不盡責的公務人員,但確有些檢調首長是害群之馬,揣摩上意、意識型態,以政治利益取向辦案,毀壞司法威信。司法是皇后的貞操,而不是偏向哪一方,但現在的辦案,已讓民眾質疑偏頗執政黨,未來恐怕人民會有激烈的反彈。

另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宣布所有黨籍民代全面投入罷免綠委的二階段連署,並將連署成果列入考核、對外公告,讓藍營支持者了解各地進度。

林沛祥說,這是面對民進黨的大惡罷國民黨無可奈何下的舉動,因為國國民一向以民生為重,但要對民進黨的政治改擊和政治鬥爭有所回應。以基隆而言,因只有他一席立委,並沒有罷綠委,但有罷兩名綠議員。

林沛祥表示,目前他對罷免張之豪、鄭文婷的進度,還是相對樂觀的,因為人在做天在看,他能做的就是反映民意,他不會刻意激起任何意識形態、仇恨,但在坊間聽到綠議員諸多對他惡意扭曲的言論,基隆市民是疼惜的。

地院將轉送抗告書給高等法院分案,會有二種情況,一是裁定駁回,張淵翔仍交保;二是裁定發回更裁,地院會重新羈押庭。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立委林沛祥今天一早站街頭時表示,辦案要講求比例原則,這種「抗告吃到飽」是一種羅織入罪的手法,司法不應以如此粗暴的手段辦案。記者游明煌/攝影

罷免

延伸閱讀

涉洩個資助罷免張淵翔40萬交保 基檢抗告書今晚送地院

檢調查出基隆民政處長張淵翔利用戶政系統幫刪死亡黨員、更新個資

涉洩個資40萬交保 基隆市民政處長張淵翔請辭獲准

影/涉嫌洩漏民眾個資、偽造文書 民進黨籲基隆市選委會:暫停2罷免案

相關新聞

影/賴清德本命區拚了!謝龍介宣布與藍議員「全面代收罷綠連署書」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與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在議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在台南市「全面罷綠、全面代收連署書」,12位國民黨議員...

罷團申請路權被拒網友竟嗆「北港拜媽祖被統戰」 公所:是公安因素

全台大罷免持續進行,近日有罷團指控,向北港鎮公所申請路權辦宣講遭拒絕,理由是白沙屯媽祖要來北港進香,罷團成員質疑公所故意...

柯建銘:大罷免是台灣以及全球對抗共產主義的必須手段

國民黨4月26日號召群眾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臉書表示,426是藍白自己畫下休止符也是自...

罷免涂權吉二階段送件 涂:地方動員多人礙於壓力簽下

罷免桃園市第2選區國民黨籍立委涂權吉團體,今攜第2階段4萬1337份連署書前往桃園市選委會送件。涂權吉今受訪回應,發動罷...

桃園第一槍 罷免立委涂權吉2階段連署今送件

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近尾聲,罷免桃園立委涂權吉的人民團體今用紙箱裝著4.1萬分連署書送件選委會,領銜人Rick表示這是歷史...

罷免綠委吳思瑤領銜人宣布退出 罷團:聯絡不上本人

檢調上月大動作搜索罷綠委團體相關人士,但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二階持續連署中,「地動刪瑤」領銜人張克晉昨發聲明,稱無止境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