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代藝術聖地!英國泰特美術館為何屹立不搖

朱立倫「罷免賴清德」 媒體人指不可能任務、有望達到2目的

「行人地獄」重罰挨罵 交通部小編嗆爆:難道開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區桂芝轉發陸文學競賽遭調查 藍委轟陸委會「只會對內打壓」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轉發陸方「徵文大賽」被調查,區批民進黨扣「莫須有」罪名,不會治國,只會恐嚇。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轉發陸方「徵文大賽」被調查,區批民進黨扣「莫須有」罪名,不會治國,只會恐嚇。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因轉發陸方文學競賽資訊而遭調查,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批評陸委會「只會對內打壓、對陸卻束手無策」,選擇性處理個案,面對抗中、反中、切斷與大陸所有經貿往來的事情卻一樣都不敢做。

中華民國章法學會與中國黨政機構合作,舉辦「共讀一本好書徵文大賽」,而區桂芝也轉發該訊息給學生,陸委會卻質疑該行為疑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案件移交教育部調查。

翁曉玲批評,區桂芝又被陸委會盯上了,這次只不過是轉發一則兩岸徵文比賽的訊息告訴學生,就被說成是涉嫌校園統戰、為陸宣傳,陸委會還要求教育部進行調查,好似犯了什麼滔天大罪;陸委會拿著雞毛當令箭,只會對內搞些擾民恐嚇之事,對外對大陸根本束手無策。

翁曉玲指出,在相關報導出來後,她也上網看了該活動訊息,目的是針對兩岸師生共同參與的閱讀與心得創作進行交流,書單中除山海經、鏡花緣等傳統文學經典外,也選讀兩岸作家的書籍,包含台灣林良先生的「小紙船看海」和台大教授張文亮的「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等書。

翁曉玲表示,書籍介紹海洋與福建海域歷史、地理、考古、人文故事和童話故事等,並不是政治類書集,陸委會竟也認定主辦單位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規定;活動本質非政治活動,就是普通的民間文化交流,區桂芝轉發卻遭貼統戰標籤,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翁曉玲提到,其實類似的兩岸交流比賽活動眾多,政府長期以來採低度管理,但賴清德總統上任一年來大幅收緊兩岸各面向的交流往來,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壓與大陸有關係的人、事與言論,賴政府就是要台灣人把對岸當敵人,兩岸只能勢不兩立,這不是獨裁,什麼才是獨裁?

翁曉玲認為,陸委會既然想走「敵陸」、「仇陸」與「斷陸」政策,就乾脆明確列出「斷陸」清單,但現在事選擇性處理個案,面對真正要去抗中、反中、切斷與大陸所有經貿往來的事情卻一樣都不敢做,只會趕蒼蠅,不敢打老虎,專門欺負善良百姓的行徑,真令人不齒。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質詢。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質詢。記者邱德祥/攝影

區桂芝 翁曉玲 陸委會

延伸閱讀

民進黨酸修選罷法「害到自己人」 翁曉玲:中選會曲解法律

英媒揭我戰時儲備機密? 翁曉玲:卓榮泰快去查誰洩密

大罷免連署進入校園 翁曉玲質疑違法:教育部管不管?

送台積電換川普關稅禮 翁曉玲:賴清德對得起台灣人嗎

相關新聞

總預算解凍案周五將送院會 王鴻薇稱可速通關

立院程序委員會昨天將行政院所提「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及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之解凍案共計...

華府直擊/川普百日人民怒吼民主黨噤聲 台灣怎應對?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滿百日,抗議團體再度號召美國人民走上街頭,向川普政府發出怒吼。這將是美國民眾第三次上街頭抗議川普政府;然而,川普的民意支持度每況愈下,卻沒有為民主黨帶來好消息;示威民眾雖然對川普的執政表現表示憤怒,卻也批評國會監督失能,更對民主黨表現大感不悅,「他們實在是太軟弱了!」 而相較於過去民主黨執政時期,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和美國拜登政府溝通密切,如今賴政府和川普新政府也搭不上線,賴政府和川普幕僚距離遙遠,而且還「表錯情」。

洪奇昌:美中克制 會上談判桌

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一百天,衝擊全球之餘,也影響美國自身。外交部前政務次長謝武樵分析,川普劍指中國大陸,對傳統盟邦的打臉,值...

接見阿基里諾 賴總統:強化台美經濟韌性

賴清德總統昨天接見「國家亞洲研究局(NBR)」訪團時表示,將持續提升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也盼持續促進台美間的國家安全、產...

索馬利亞不認台灣護照「30日起禁入境」 外交部:中國唆使

外交部今(29日)發布新聞稿稱,索馬利亞政府22日通告,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通知所有航...

「根本兩套標準」蕭旭岑聲援區桂芝 批賴政府只敢欺負高中老師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近日在LINE群組宣傳中共徵文比賽,鼓勵學生投稿,遭民眾檢舉,陸委會認此案涉違反「兩岸關係條例」。馬英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