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科技大廠「內鬼案」層出不窮 台積電不止一次

美「232條款」關稅箭在弦上!恐衝擊台廠近兩成營收 五大慘業出爐

念金變念經!少林寺新方丈上任三把火 福利驟減爆僧人離職潮

20%關稅是4000億美金換來的?郭智輝證實談判壓力…網傻眼:不是換15%嗎

台灣面對美國20%關稅壓力,傳出需投入4000億美元投資換取優惠,與日韓條件落差引爆產業與社群熱議,政府籌資模式及長期財政衝擊成各界焦點。中央社
台灣面對美國20%關稅壓力,傳出需投入4000億美元投資換取優惠,與日韓條件落差引爆產業與社群熱議,政府籌資模式及長期財政衝擊成各界焦點。中央社

美國20%暫行關稅重擊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與產業界座談時鬆口,談判桌上出現「4000億美元投資美國」的條件,引爆產業與社群全面開酸。日韓僅15%關稅,台灣不僅吃匯損、還被迫加碼補貼,讓不少網友直言「還有誰比我們更盤?」。

回顧這場座談,郭智輝面對十多家機械、螺絲、金屬業者,坦承「要爭取較低關稅,可能得投入高達4000億美元」,還當場問業者「政府出還是民間籌?」現場反映冰冷,業者坦言「台灣稅率比日韓高,匯率又吃虧,先天就輸。」現場更有人呼籲政府給予實質補助,「不然只會越補越窮」。

面對4000億美元傳聞,社群炸出各種聲音。有人直呼「不是4000億換15%?」、「4000億美金,12兆台幣,酷喔」、「台灣人口多少?這數字是怎麼來的?」更有網友直接嘲諷政府,「保密協議是騙人的嗎?」、「這政府,笑死」、「4000億只換20%,談判成這樣還敢飛回來?」討論串瞬間淪為怒火戰場。

針對投資規模與分擔方式,不少人冷眼旁觀「政府要補助,難道民間會出?」、「送台積電還不夠,還要再送4000億?」、「這錢要從哪裡來?」更有人從財政觀點直擊痛點「四年總預算換關稅,划算嗎?」、「台灣被掏空了」、「乾脆維持20%,別再加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郭智輝 日韓 台積電

延伸閱讀

普發一萬確定?民眾酸:「違憲還能發」政府態度反覆惹爭議

15%目標喊出來!汽車零關稅成籌碼…網喊:車價真的會降嗎

「新關稅基本上已拍板!」美國貿易代表放話…台灣還能爭取什麼?

全職媽咪秀00918一季股息收入228萬!遭質疑「怎麼可能?」本人親曝祕訣

相關新聞

台積電爆發2奈米機密外洩疑雲…涉案員工遭開除!網怒:告給他死

台積電(2330)傳出重大人事風波,據日媒報導,公司日前開除多名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製程關鍵技術的員工,並啟動法律程序。這起事件不僅攸關公司營運安全,更可能牽涉國安風險,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 根據

怪力亂神選股法!網靠算命推「遊戲橘子、雄獅旅遊」力勸先布局

PTT股板一名網友發文分享「怪力亂神選股法」,表示明年2026年是丙午年,依據天干四化,娛樂、餐飲、旅遊、電子、金融等產業將受惠,並點名遊戲橘子與雄獅旅遊兩檔股票,認為暑假7至9月將是業績高峰,引來大批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呼「趣味性十足」,甚至有人說「比專業投顧還有說服力」。

美股大漲…川普喊話「未來這種日子還會有更多」 引爆PTT跟單潮

美股8月5日迎來強勢上漲,道瓊暴漲585點,標普、那斯達克也齊步走高。前美國總統川普在Truth Social親自發文:「Good day in the Stock Market… but there

關稅未落地…南陽現代電動車直降30萬!網驚喊「台灣車價真盤」

美國車關稅問題持續延燒,台灣電動車市場也被推向價格戰前線。三陽旗下南陽實業昨日率先開砍,宣布現代汽車(HYUNDAI)部分電動車款現金直降30萬,等於逼近兩成優惠,掀起產業震撼。南陽此舉被視為電動車品

iPhone 17恐因關稅貴千元!鄉民酸「果粉不在意」:全球為川普政策買單

蘋果新機iPhone 17即將在9月亮相,外媒分析因美國關稅與零組件成本上漲,新機價格可能調漲50美元(約新台幣1500元),甚至連全球售價也可能受到波及。專家指出,供應鏈重組勢必帶來額外成本,最終可能由消費者埋單。

無人機首度送藥!股民熱議「概念股續飛」點名雷虎、中光電受惠

豪雨襲擊中南部,衛福部首度啟動「無人機送藥」服務,確保偏鄉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不中斷。雖然現階段嘉義、台南及高雄尚未申請使用,但此舉仍引發PTT股板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關注無人機概念股的後勢,也有人質疑僅有3到5台無人機能否應付龐大需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