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豐原超商命案疑有2嫌 死者從店外被追砍到店內

台股下跌55點收23,378點 台積電下挫5元收1,135元

5大族群留意!屈公病全球逾25萬例拉警報 疾管署:染疫痛到身體彎起來

普發一萬確定?民眾酸:「違憲還能發」政府態度反覆惹爭議

普發一萬元現金確定發放,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社群質疑聲浪高漲,「說不發就不發、說發就發」成網友最大感受。記者胡經周/攝影
普發一萬元現金確定發放,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社群質疑聲浪高漲,「說不發就不發、說發就發」成網友最大感受。記者胡經周/攝影

全民關注的「普發1萬元」現金政策終於拍板,官方宣示10月31日前將全數入帳。不過消息一出,社群上各種聲音持續沸騰,部分網友質疑政策轉彎太快、政府前後說詞不一,更有人懷疑普發動機與政治操作脫不了關係。

根據官方說法,這次普發1萬元的預算高達2340億,並強調現金發放將比照過去經驗,提供多種領取方式。除了現金,條例也包含健保勞保撥補,以及國土防衛等措施。行政院則表示,是否釋憲還在評估中,強調依法行政。

當局宣布「普發1萬元」政策正式拍板,最快10月底前全民可望入帳,引爆PTT網友群起討論。許多人對於政府過去高喊「違憲」、「沒錢」的說法,如今態度急轉直下,感到相當不滿,紛紛留言酸諷「阿不是違憲 阿不是沒錢」、「不是說不要發嗎?賴皮」、「怎麼有錢了?」「違憲還能發???」、「大罷免前說違憲 大失敗後就說盡快發放完畢 這樣都不覺得有問題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了」,批評政策反覆與操作選舉意味濃厚。

但也有部分網友選擇較為中立的角度,將焦點拉回現金發放的實際效益與產業利多。有人認為「普發現金救內需消費,這點應該是最大公約數」、「觀光飯店餐飲會受惠」,也有留言指出「有拿一萬至少不會去投不同意」,認為現金直接挹注民間消費,確實能穩定景氣、提振就業。

另一方面,網路討論區也出現預算質疑與分配公平性的聲音,例如「普發2340億用5000多億來發?錢跑去哪裡了?」;有網友呼籲「普發不該排富,要發就全民都發」,更有人建議「拒領回捐台電,看看有沒有40%的人登記」,顯見政策雖受期待,但細節與公平性仍存爭議。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罷免 普發現金 勞保 健保

延伸閱讀

台美關稅「還有降的機會?」鄭麗君回台無新進展 網嘲:飛了5趟結果是空

川普開除勞動統計局長掀爭議!美國「數據信任危機」網友炸鍋

企鵝比台灣還會談判?福克蘭群島關稅從41%降至10%…網笑翻

月薪55K到開業年營收560萬!土地婆麗娜:賺錢後才發現「快樂很簡單」

相關新聞

7日恐「暫時維持」20%關稅…到底用什麼換?網酸:讓大家都活在霧裡嗎

台美關稅談判進展再成市場焦點。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日清晨自華府返台,坦言談判「還要繼續進行」,而7日新稅率生效前恐難談出定案,暫時維持20%「暫時性關稅」。根據行政院說法,後續台美將持續協商,有望再調

台股逆風開低走高…關稅15%仍有望?郭哲榮:台股目標兩萬四不變

台股8月4日早盤重挫近300點,不過隨即強彈、開低走高,多數個股止跌翻紅,櫃買指數更一度接近翻紅。分析師郭哲榮(哲哲)強調,只要選對股票,行情再亂依然有機會大賺,像AI自駕車股亞光(3019)今日直接

「不改革經濟恐撐不住」韓國15%關稅換來天價條件…網:這波台灣反而贏?

川普7月底宣布美韓達成協議,韓國須砸重金投資美國,全面開放市場,才將關稅降至15%。韓媒直指韓國若不徹底改革,經濟恐怕撐不住。有網友就提到,「如果韓企不徹底變革,韓國經濟可能會崩潰」,看得出國內焦慮情

「非死多頭」櫃買連兩天拉超長下影線…直雲:但現在就是多頭繼續做多

利空繚繞下,櫃買指數連續兩天拉超長下影線!這就是多頭! 首先我不是死多頭,我在清明節股災前21500點每天看空沒有轉多過直到清明節股災我空手度過,然後清明節股災最低點隔天開始強力做多沒有轉空過,

「新關稅基本上已拍板!」美國貿易代表放話…台灣還能爭取什麼?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受訪時強調,新關稅「基本上已定」,短期內幾乎沒有調整空間,這讓台灣市場投資人瞬間炸鍋。根據CBS、NBC等外媒報導,川普近期主導的高關稅策略,不僅對歐盟,也針對巴西等多國開出重手,

15%目標喊出來!汽車零關稅成籌碼…網喊:車價真的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又有新進展,這次政府喊出「至少15%稅率」為目標,汽車進口關稅甚至有機會降為零,引發市場和網友一波熱議。剛談判回國的行政院副院長強調會繼續努力,外界則擔心每次只要傳出進展,台股就要大幅震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