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刈火 動員數百人唱名33萬香燈腳

相差逾千億美元 我央行持有多少美債?數據落差原因曝光

南港LaLaport又停電!民眾摸黑用餐傻眼 台電揭事故原因

美債ETF又跌…且長、短天期通殺!匯損、折價、恐慌「全餐吃到飽」?

短債00719B、長債00679B皆下殺,投資人驚問:匯損吃到骨頭了?(路透)
短債00719B、長債00679B皆下殺,投資人驚問:匯損吃到骨頭了?(路透)

美債ETF又跌了!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請益,指出短債00719B、長債00679B雙雙重挫,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台幣升值導致的匯損」正在發酵,甚至推估「就算殖利率繼續降,也補不回匯差了」;這篇貼文引發大量留言與關注,不少網友直呼:「債蛙這次真的死定了」、「套著配,哭啊」、「不是吃匯損,難道吃便當嗎?」

原PO指出,近期台幣強勢升值,加上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市場震盪,美債ETF價格回到股災水位,但當時債券殖利率其實比現在還高。他擔心,若台幣繼續升值,即使美債殖利率再跌,可能也難以補回匯率造成的資產損失。

主因就是匯損與市場信心崩潰?「恐慌換匯導致ETF下跌,不是債券本身有問題」、「這波長債本來就溢價,現在修正到溢價消失」、「之前就折價了,再加匯損,直接吃兩拳」。

檢討風險意識,並非所有標的都能「套著配」,「就算殖利率不錯,台幣升到27還是全部被吃光」、「提醒風險還被罵是帶風向,結果一堆人卡住哭了」、「三層套利,結果三層都套牢」。

也有正向聲音認為...時間會修復一切,「一年配3%,6年就能補回」、「只要不是急用錢,就慢慢抱」、「買美股ETF一樣會吃匯損,內需股比較保險」。

台幣走強時,匯率風險放大,許多投資人恐怕才剛理解什麼叫「套著配不如快點跑」。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679B元大美債20年 00719B元大美債1-3 債券ETF 台幣 川普

延伸閱讀

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00878本季配0.47元⋯縮水讓投資人哭了!他哀嚎:上次除息還沒填

掰了006208改扣0050…除管理費和分割優勢外!蜜思L:最後54C原因讓我跳槽

左手給右手?00918配息結構直接攤開給你看⋯股利僅19%

相關新聞

新台幣升值創高 卓榮泰、央行都否認受美施壓!網笑:自願就不算強迫

新台幣兌美元近日大幅升值衝創16個月新高價位。行政院長卓榮泰2日表示,台灣長期是匯率穩定國家,也沒有強力操縱匯率,目前並沒有受到任何壓力,還是取決於市場機制,現在全球大趨勢是美元貶值,各國也都都還在調適。央行也大動作發布新聞稿澄清,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所謂升值到「特定價位」更是無稽之談。然而網友卻不買單,狠酸「是自願不算強迫」。

美債ETF又跌…且長、短天期通殺!匯損、折價、恐慌「全餐吃到飽」?

美債ETF又跌了!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請益,指出短債00719B、長債00679B雙雙重挫,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台幣升值導致的匯損」正在發酵,甚至推估「就算殖利率繼續降,也補不回匯差了」;這篇貼文引發

股市怎麼漲成這樣?空軍傻眼怒問「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引網友狂刷留言

4月放空10口微台期,如今台股強彈,讓原PO震驚喊話:「股市真的能這樣一直漲嗎?我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 股市一路噴漲 空軍懊悔認錯 原PO在PTT股版貼出自己4月放空的對帳單,坦言「沒

該繼續定期定額嗎?他美股慘賠「不敢看」 網勸:會怕就改定存

隨著台股與日股強勢反彈,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身投資組合並詢問是否應繼續定期定額操作,引發鄉民熱烈回應。有網友力挺持續定投、甚至鼓吹「歐印進場」,也有人認為若會擔心就該改存定存。

台幣強升衝擊債券ETF 他憂易跌難漲!網卻勸趁跌加碼

近期新台幣升勢猛烈,讓不少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備感壓力。網友點出,即便美國長債殖利率走低,理應帶動債券ETF價格上漲,但20年美債ETF與投資等級債反而雙雙下跌,歸咎主因是台幣單日強升逾1%,並警告若升勢持續、甚至突破27元關卡,加上市場對經濟衰退與美債誠信風險的擔憂,債券ETF恐面臨「易跌難漲」的艱困局面。

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新台幣近期大幅升值,讓市場投資氣氛再度升溫。一名網友表示,兩位知名分析師對台幣升值的看法南轅北轍,一人認為對股市不利,另一人卻喊利多,讓他一頭霧水,引發網友群起討論,其他人認為兩派說法都有道理,主要只差在時間尺度不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