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億級大戶等雙賺!高資產存款比重暴增至47.4% 擁抱台幣計價債券基金

豪雨連5天炸中南部!2天恐有「致災性降雨」 竹節草颱風最新動態曝光

大罷免失敗...藍恐展開「焦土政策」 學者喊話賴總統:身分放軟、跨黨派對話

賴清德總統。(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中央社)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首波大罷免未有罷免案通過,學者今天表示,國民黨恐對賴政府展開焦土政策,總統賴清德可把身分放軟進行政治協商、跨黨派對話,而這次投票結果並非親中路線的授權,綠營的反共論述也應更細緻,不能再用包裹式的反共論述。

第11屆立法委員罷免案及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26日完成投、開票,24立委罷免案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皆未通過,第2波共7案罷免投票將在8月23日舉行,同一天還有核三重啟公投。

台灣勵志協會今天舉辦「大罷免」選後國際媒體座談會,邀請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桃園市議員于北辰、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與罷團代表與談。

賴怡忠表示,國民黨撐過大罷免這關,未來恐對賴政府進行焦土政策,且國民黨並未從大罷免學到教訓,而修改親中路線;對民進黨來說,若不再糾結8月23日第2波罷免投票戰場、選擇認賠殺出,未來與罷團的關係恐更分化,並動搖綠營基本盤,但持續投入罷免拚「少輸為贏」,又會造成執政困難。

被問及此次投票結果是否代表民意對提升國防能力的疑慮,賴怡忠認為,全台僅44%選區有進行罷免投票,且24區都是非綠選區,而罷免大約取得45%支持,再加上原本的綠營優勢選區,其實支持提升國防是占多數,「不能只看藍區地方民意」。

邱師儀表示,這次罷免是「救民生vs.反共」論述對決,就結果看,救民生論述勝出。綠營的反共論述要更細緻,並思考是否有必要把每一位國民黨立委都定位成親共;現在的學生年輕群體都是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才出生,對國民黨威權統治、反共等感受並不深刻,不能再用包裹式的反共論述。

邱師儀認為,反共仍是大家的共識,選後是進行跨黨派對話的很好時機,賴總統可把身分放軟進行政治協商,站在超越黨派立場,思考「柔一點、是否力量更強」。

譚耀南表示,罷免失敗讓國會政黨結構不變,藍白將合作宣稱取得新民意授權,接下來會期將更一意孤行,與民進黨團、行政團隊的摩擦恐對立升高;台灣人民的主權意識非常清楚,中華民國台灣做為主權獨立國家,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最大公約數,國民黨不應誤判,這次投票不是親中路線的授權,更不能理解成對台灣前途立場的改變。

譚耀南指出,此次24個罷免選區、僅7區跨過25%罷免門檻,這代表採罷免方式來表達對個別立委或國民黨的不滿,並沒有得到足夠選民認同,所謂大罷免行動,在8月23日第2輪投票後,將實質走入歷史。

于北辰認為,讓泛藍選民歸隊的一句話是「罷免成功,補選還要再亂3個月」,泛藍選民要的是安定生活。執政黨應與在野黨進行協商,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賴清德 賴政府 罷團 罷免 民進黨 東海大學 投票 國民黨 于北辰

延伸閱讀

上半年全台瘋大罷免落幕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又成話題

迎戰823罷免不鬆懈!設後援會募志工 國民黨盼為反惡罷保溫

大陸回應大罷免失利…陸委會批:缺乏民主經驗還說三道四

被精準命中桃園6席罷免全不過 這議員願賭服輸捐1萬做公益

相關新聞

綠不解為何罷不掉傅崐萁 名醫舉例「這縣市」精準打臉

首波大罷免落幕,花蓮以全台最高投票率,否決立委傅崐萁罷免案,不少綠營人士不解為何罷不掉傅;醫師、時事評論家沈政男批綠營就...

大罷免失敗 蕭美琴:好多需要檢討與調整的地方

首波大罷免投票落幕,24位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都順利挺過罷免。副總統蕭美琴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表示,「民主最...

無需檢討罷團!沈伯洋喊話「要拿出行動」:別只說反省

首波罷免投票國民黨立委大獲全勝,民進黨誰該檢討、扛責引發熱議。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罷團無需檢討,真正該被檢驗的是執政黨...

發800份雞排慶罷免落幕 陳世軒籲賴總統開國是會議

罷免首波投票結果出爐,罷免25案全軍覆沒。民眾黨新北議員陳世軒今在服務處發雞排、甘蔗汁,期待台灣能夠愈來愈好、倒吃甘蔗。...

罷免失敗...游盈隆分析「三大因素」 指罷團選錯戰場「犯兵家大忌」

首波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投票無一通過,讓民進黨內陷入低迷。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失敗的三項因素,包括台灣主流民意...

曹興誠不玩了...籲「放下823罷免」 趙少康酸始亂終棄:鈔票多就為所欲為?

大罷免大失敗,罷團領銜人曹興誠指民進黨只想當不用負責的「側翼」,呼籲大家放下823罷免。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今天批評曹興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