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20% 能再談成日韓稅率?中經院長揭關鍵:不能2個都拿

台美稅率確定20%,但總統賴清德表示只是暫時性稅率,將繼續爭取談判。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大家認為台灣稅率比日、韓高有點失望,但假設要像日本投資3500億元甚至4000億元拿到15%,很多人又說喪權辱國,他反問:「大家要選那一個?」要低稅率?還是比較多投資?大家要想想看,不能兩個都拿。
對於台灣被壓線宣布稅率,連賢明表示,據了解台灣比較慢,是因為其他國家因為與美國有邦交,談判代表可以直接與美國總統川普對話,但台灣談判代表還要再轉一手,沒有機會直接跟川普對話,時間比較不利,加上前幾天美國重點是跟中國大陸談判,不希望將台灣因素加進來,因此造成台美談判時間比較曼。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則提醒,232條款雖然很重要,但很多高科技是有轉嫁能力,受傷不會那麼大,但對等關稅20%對傳產影響卻很大,一來業者沒有能力移動,二來毛利率低,尤其從2022年中國大陸開始傾銷,加上日幣貶值,又面對這一波關稅,所有壓力層層加疊,政府要很注意產業衝擊會從中南部上來,例如與韓國競爭的螺絲螺帽、高階石化業等,另一邊還有來自中國的夾擊,會面臨很大影響,政府一定要非常注意。
中經院今天發布7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媒體關切重點都在美國宣布對台關稅20%衝擊。
連賢明表示,20%稅率為中經院原先預期15%-20%的高標,至於國人最擔心比日韓高,擔心是不是最終稅率?
以目前看到狀況,談判無論是採購或投資還有開放市場,細節都未公布,20%是暫時數據,最後還在等跟川普確定後才會對外最後決定。
媒體詢問,20%稅率是否不附帶條件?連賢明強調,川普不可能不附帶條件就給20%。他說,從各國談判來看,川普很明顯要低稅率就是拿東西來換,也就是要用投資很多及對等採購更多交換,所以現在大家認為台灣比日韓高有點失望,但假設川普要台灣再加碼投資3500億、4000億美元換到15%,可能很多人又說喪權辱國,既要低稅率又不要投資那麼多,不知道要如何做到?這是兩難。
連賢明說,日韓付出很多代價拿到15%,甘願嗎?應該不是,否則日本談判代表不會出來時還特別反駁,所謂投資只是信用保證,不是川普宣布的內容。當韓國對外說明對美投資項目時,川普則說是美國決定投資項目。所以台灣是要低稅率?還是比較多投資?大家要想想看,不能兩個都拿。
王健全則建議,台灣應該要強調經濟體與日韓不同,日本經濟體是台灣五倍,韓國經濟體是台灣二倍,應該根據不同經濟量體要求投資金額,比較能說服美國。
對於台灣到最後才被宣布稅率,連賢明表示,目前談判很像是打季後賽,有些隊伍比較快,有些隊伍還未打,不能還沒打完就說落後,台灣還未結束談判。
一旦川普要求台灣加碼投資,台灣有能力投資這麼多嗎?連賢明表示,他以3500億美元、4000億美元為假設,除了台積電投資1700億美元,另外還需要約1700億元,但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以投審會一年就有2000多億美元來看,約是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差不多是二倍半、約5000億美元左右,但不是一下子投資,可能會分好幾年,金額乍看很多,但台商在全世界投資是有的,其實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金額超過很多人想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