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周年演講缺兩岸關係 學者:避兩岸定位問題

今為賴清德總統就職一周年,賴總統發表談話。縱觀全文,賴總統未提兩岸關係。學者認為,賴總統之所以不提兩岸關係,是刻意規避兩岸定位問題,而賴總統多次挑戰兩岸關係的紅線領域,亦為挑戰國內外對其兩岸政策的容忍度,有可能是受到國內外部分壓力,要求其不可再火上加油所致。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說,今日賴清德談話全文不提兩岸關係,令他聯想到著名物理思想實驗「薛丁格貓」(Schrödinger's cat),把貓放在不透明的箱子裡,裡面有毒氣跟放射性物質,在實驗進行段時間後,貓會處於又活又死的疊加態,只有把箱子打開時才能知道貓是死是活。台灣在賴清德執政下,就有這樣的問題。
何志勇表示,賴清德上任至今談了好幾次新兩國論,但不願意去觸碰主權的問題,不觸及主權重疊,僅說互不隸屬。今日演講本文不提兩岸關係,是要規避兩岸定位的問題。賴總統在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80年紀念的談話,不提中華民國是戰勝的同盟國,也不提台灣光復,但在此之前又強調,1949年後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獨立,中華民國處於薛丁格貓的實驗狀態,既存在又消失。開箱才能知道到底存不存在。
何志勇認為,面對美中談判貿易關稅,賴清德講「即便跟美國是好朋友,也是有摩擦」,按照薛丁格貓的理論,開箱到最後有沒有是台灣被強權出賣。賴清德還提到「台灣是亞洲民主的燈塔」,這句話最早是小布希稱讚前總統馬英九,當時兩岸關係佳。賴清德在就職談話提台灣是亞洲民主燈塔,會讓人覺得非常諷刺,因為兩岸關係情況完全不一樣。
何志勇指出,賴清德如鴕鳥埋頭,若讓國際社會來開箱中華民國的薛丁格貓之箱,代表我方沒有任何主導權。即便賴清德說要對話、要和平共榮,但對話基礎是一中各表,如不要這個基礎就等得想辦法找到另一個基礎。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左宜恩表示,先前賴總統多次挑戰兩岸關係的紅線領域,包含將對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以及一連串行政團隊限縮兩岸人民往來互動的政策,包括要求陸配需提出已喪失原有大陸戶籍證明、教育部要求不可只以大陸作為交流對象等,都一再挑戰國內外對賴總統兩岸政策的容忍度。
左宜恩認為,除了國內引發爭議外,美方雖無明確表達立場,但在川普將注意力集中在各國對美貿易逆差、烏俄是否停戰等議題時,自然不希望台海再生事端。因此賴總統此次未提兩岸關係一方面有可能覺得先前談話已將立場表達清楚、無需再重述,亦有可能是受到國內外部分壓力,要求其不可再火上加油所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