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陸籍父子搭橡皮艇偷渡來台 桃園登岸自行報警喊「投奔自由」

和談不到2小時!烏方控俄要求「脫離現實」 1舉動暗示兩國敵意

欠債5百萬險變豬仔!他急向機場店家求救 桃檢起訴4被告

詐騙園區示意圖。圖/AI生成
詐騙園區示意圖。圖/AI生成

今(114)年3月有民眾因欠下500萬債務,差點被劉姓債權人賣去柬埔寨當豬仔,好在被害人完成登機手續後,機警向桃園國際機場內的店家求救,由店員協助報警,被害人才免於淪為豬仔的命運。日前桃園地檢署偵結此案,劉嫌與共犯等4人均被起訴,求刑4年8月至4年不等之有期徒刑。

3 8 scaled
有民眾差點被賣去柬埔寨當豬仔,機警向機場店家求救。示意圖:資料照

桃檢說明,被害人積欠劉嫌500萬元鉅額借款債務,劉嫌因得知在柬埔寨從事詐欺犯行之某詐欺集團有人力需求,遂與該集團達成合意,由劉嫌將被害人送至柬埔寨交與該集團從事詐騙工作抵償債務。劉嫌等人於今年3月19日上午尋得被害人後,逼迫其一同前往劉嫌位於嘉義市西區之辦公處所,命令被害人前往柬埔寨為詐欺集團工作以清償上開債務,被害人不答應,即遭劉嫌等人毆打,被迫同意前往柬埔寨。劉嫌即刻安排被害人搭乘隔日清晨班機前往柬埔寨,並由郭姓被告開車載蔡姓被告陪同被害人登機,待將被害人交給柬埔寨詐欺集團後再自行返國。被害人於3月20日清晨4時許,完成登機手續後,在桃機向機場內商店店員求救,警方接獲報案,立即到場營救,並逮捕陪同的蔡姓被告。

桃檢進一步提到,航警局旋即通報桃檢指派檢察官吳一凡指揮偵辦,為避免其餘共犯察覺逃逸滅證,檢察官隨即簽發拘票,立刻於同日下午拘提郭姓、萬姓被告,經檢察官訊問後,聲請法院羈押禁見蔡姓、郭姓被告獲准,萬姓被告則由檢察官諭知5萬元具保。劉嫌得知東窗事發後,即聞風逃匿,桃檢旋即發布通緝,並限制出境出海,經專案團隊鍥而不捨地利用科技偵查方法,聲請法院准許透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及非實體侵入性之科技方法,確認劉嫌行蹤,於3月30日將其逮捕歸案,並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桃檢表示,檢方認定劉嫌等4人均涉犯刑法第302條之1第1項第1款之三人以上共同私行拘禁、人口販運防制法第31條第5項、第1項之以強暴、脅迫、恐嚇、拘禁等方法使人實行依我國法律有刑罰規定之行為未遂及同法第33條第1項之意圖剝削,以強暴、脅迫、恐嚇、拘禁等方法而對人從事運送等罪嫌,並審酌被告等4人毫無尊重人性尊嚴之觀念,將「人」當作貨物般任意私相授受,無視被害人尚有幼子及老母需其扶養照顧,若被害人被依劉嫌等人之計畫,至柬埔寨為詐欺集團工作,不但面臨任人宰割、被迫從事無止盡之勞動之處境,且其家庭頓失主要依靠,被害人家人心中之憂懼,難以文字形容,被告4人行為惡性重大,且犯後毫無悔意,具體求處4年8月至4年不等之有期徒刑。

檢方提醒,如有金融借貸之需求,應尋求合法管道,坊間訴求免擔保、低利息之貸款管道,實蘊含極高風險,國人貸款前宜謹慎查證切勿輕信,以免淪為幕後不法集團刀俎下之魚肉。本署與執法機關對於人口販運犯罪將持續全力打擊不法,以維護民眾人身及財產安全。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欠債5百萬險變豬仔!他急向機場店家求救 桃檢起訴4被告

柬埔寨 桃園地檢署 被害人

延伸閱讀

大法官不足額仍同意受理 綠委聲請憲法訴訟法釋憲、暫時處分案

杜絕閃兵!黃健豪提修兵役法:未服役者不因屆齡除役

金融業董事遭判決能否續任董事?金管會說話了

辦理車險理賠短估、影響財報真實又延遲通報 明台被裁罰900萬

相關新聞

四海幫海森堂宿霧豪宅藏詐騙機房 台菲聯手逮17人

四海幫海森堂在菲律賓宿霧地區一間三層樓透天豪宅,成立詐騙機房,以「愛情詐欺」、「投資詐欺」等手法,2年來詐騙千名國人。刑...

19歲詐團粗心笨賊 車上大聊遭機警小黃運將抓包

19歲王姓車手昨上午搭乘計程車準備前往取款,怎料司機察覺乘客電話聊天內容為詐騙術語後即報警,警方立即依司機提供的特徵,當...

一銀行員涉詐 金管會:最晚26日提交報告再行研議懲處

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行分行行員遭搜索調查並約談後交保,與勾結詐騙集團有關,金管會下午表示,一銀今天已向金管會通報...

64歲單身男以為愛情來了 看房子要匯款被警攔下才知遭詐

彰化縣64歲曾姓單身男子認識自稱藝人「林莎」的網友,兩人互加LINE視訊聊天兩個多月,林莎表明願結婚,要曾男先去看透天厝...

一銀行員遭檢警偵訊 金管會:最晚5月26日前交報告

第一銀行宜蘭分行行員疑似協助詐騙集團開戶,15日遭檢警偵訊。金管會今天證實,一銀昨天已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並要在通報次日起...

差點變豬仔!他欠500萬被賣到柬埔寨 登機前急向店員求助獲救

黃姓男子積欠嘉義劉男500萬元還不出,劉等4男逼黃到柬埔寨從事詐騙工作抵債,今年3月某日清晨上機前,黃機警向超商店員求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