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在同間醫院複檢?藝人閃兵案延燒 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貿易戰陸同意全面開放...川普提「對統一有利」 國台辦這樣回應

未來7天暖如夏「高溫上看36度」 周末午後雷雨範圍擴大

整理包/當兵到底要多久?為何藝人頻閃兵?這些年次出生的役男最幸運

當兵是台灣男性應盡的國民義務,然而近期卻不斷傳出有藝人藉由假造病例等手段試圖免服兵役。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兵是台灣男性應盡的國民義務,然而近期卻不斷傳出有藝人藉由假造病例等手段試圖免服兵役。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兵是台灣男性應盡的國民義務,然而近期卻不斷傳出有藝人藉由假造病例等手段試圖免服兵役。這也讓人好奇,現在當兵究竟要當多久,這些逃兵藝人需要服役幾年?聯合新聞網帶你一文看清。

幾歲需要當兵?

根據台灣的《兵役法》,「男子年滿十八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役,至屆滿三十六歲之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役,稱為役齡男子」,也就是說台灣男性從19歲到36歲之間都需要當兵。

當兵要當多久?

役齡男子經過徵兵檢查後,會依據BMI、視力、過往傷病史、是否有傳染病等多項標準,將役男分為常備役體位、替代役體位及免役體位。符合前兩項體位標準者才需要服役。

而符合常備役體位的役男要服的兵役種類也不盡相同,分為常備兵役現役與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兩者的差異主要是服役的時長不同,77年次至82年次出生役男役期為1年;83年次至93年次出生,屬於常備役體位的役男,要接受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94年次以後出生的常備役體位役男,應服1年役期。

滿足替代役體位的役男,82年次以前及94年次以後出生,應服替代役1年役期;83年次至93年次出生,應服12天補充兵役。

為何會有這些差異?

明明只差一歲,為何當兵的時間就天差地別?這是因為我國的兵役制度經歷了多次的沿革。

國民政府來台後,《兵役法》經過了多次的修改,1954年8月起,規定海空軍義務役士兵要服役 3年,陸軍2年。2000年改為1年10個月,並新增替代役,2008年調整為1年。

我們所熟知的4個月役期,是從2013年開始的,2013年1月1日開始徵集1994年(民國83年)1月1日以後出生之役男接受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為期4個月。

而在1994年之前出生的役男,還是維持1年役期,但是是服替代役,也就是《兵役法》第25條第3項,「停止徵集服常備兵役現役年次前之役齡男子,未經徵集或補行徵集服役者,應服替代役,為期一年。」

因此那些逃兵的藝人,如果是出生於1994年以前,就都要服1年的替代役。

而2024年,政府恢復徵集1年期常備兵役現役,因此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需要服1年的兵役。

讀書可以不用當兵嗎?

有不少人會用延畢的方式來延後入伍,但這招也只能用到33歲。《兵役法》有規定役男讀書的最高就學年齡限制,大學至24歲、碩士班至27歲、博士班至30歲。如果學制不同或要繼續深造也可以延長,但最高不超過33歲。

逃兵過了除役年紀才被發現,還要當兵嗎?

如果在36歲以後才被發現逃兵,是不用再服兵役的,但依據《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意圖避免預備軍官、預備士官或常備兵、補充兵現役之徵集,可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兵役

延伸閱讀

水餃該冷水還是滾水下鍋?兩派網友戰不休 內行曝關鍵:與水溫無關

拿考古題去問教授!她不解為何被罵白目 網無言:相當於挑釁

白沙屯媽祖進香結束…滿地垃圾誰來收?在地人怨:爽了廟方苦了里民

藝人涉逃兵案延燒 揭常見手法:脫水減重、綁鐵片增重

相關新聞

藝人威廉涉閃兵 今綠島返台旋遭押解新北市刑大偵訊

新北檢警偵辦閃兵集團案今晨兵分多路展開拘提,帶回藝人李銓、小蝦、阿虎、小熊、陳零九及威廉等人。其中本名廖亦崟的藝人威廉人...

藝人閃兵連環爆 新北民政局長曝複檢都在北榮?院方最新回應

藝人王大陸涉嫌利用造假的醫療證明規避兵役,檢警今天擴大追查,兵分多路將其他包括陳大天、陳零九等男藝人帶回偵辦。新北市議員...

全在同間醫院複檢?藝人閃兵案延燒 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藝人王大陸涉嫌利用造假的醫療證明規避兵役,檢警今天擴大追查,兵分多路將其他包括陳大天、陳零九等男藝人帶回偵辦。新北市議員...

「未履行國民應盡義務 知法犯法非常不當」 陳大天鞠躬致歉

檢警擴大偵辦藝人王大陸背後閃兵集團,今傳喚涉案9名藝人及2位民眾,其中藝人「小蝦」陳大天複訊後被依涉犯妨害兵役、偽造文書...

藝人涉逃兵役 內政部曝「120案早已送辦」:絕不寬貸

針對陳大天等11位藝人疑似透過不實手段規避兵役一事,內政部回應表示,相關個案其實早在今年(2025年)年初即由政府主動發...

藝人閃兵愈演愈烈 新北民政局長曝:複檢醫院都是北榮

藝人王大陸涉嫌利用造假的醫療證明規避兵役,檢警今天擴大追查,兵分多路將其他包括陳大天、陳零九等男藝人帶回偵辦。新北市議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